新媒体环境下西藏“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14:41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在各行各业都引起了巨大的变革,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建设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2019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地球第三极”整体旅游品牌,提升该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对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品牌传播学理论入手,对“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概况、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运用内容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第二章对“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进行了环境分析,总体来看,宏观环境有利于品牌的传播,但在品牌持有者、受众、竞品等微观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劣势。第三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发生的巨大变革:PGC和UGC逐渐成为生产和创造传播内容的两种常见模式;消费者行为模型发生新变化;技术思维和社群思维的应用为品牌传播带来新的可能,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也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主流信息产品形式,以网红经济、粉丝经济为代表的新互联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品牌传播提供新思考。这些变革在各个领...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去过西藏的次数
受访者对“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传播建议词云分析
24二、受众:依赖新媒体本部分主要基于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旅游特性、新媒体对受众旅游行为的影响,以期达到了解受众心理需求,为“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传播提供参考的目的。(一)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旅游特性分析1、旅游频次图2-1在平均每年旅游次数这个问题上,68.67%的人表示每年会有1-2次的旅游经历,16%的人每年会旅游3-4次,8.67%的人旅游超过4次,而平均0次的仅占6.67%。由此可见,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旅游动机图2-2分析多选题各项的选择比例情况可运用多重响应法进行分析,涉及到响应率和普及率两个名词,响应率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普及率用于某项选择的普及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被除数不一样。(比如有100个样本,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 梅宏. 交通运输研究. 2019(05)
[2]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J]. 刘治彦,季俊宇,商波,李承烨. 企业经济. 2019(10)
[3]边缘计算、5G与传播的未来融合——试论场景视阈下新闻传播过程的重新构建[J]. 喻国明,陈雪娇,卢文婕,曹笑凡. 传媒观察. 2019(10)
[4]新媒体发展下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J]. 王晓明.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2)
[5]论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模式[J]. 冯明兵,吴杰. 商业经济. 2018(11)
[6]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探析[J]. 赵志杰. 传播力研究. 2018(24)
[7]西藏特色文化村寨鲁朗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研究[J]. 郭锋,扎西群宗. 今传媒. 2018(07)
[8]自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模式研究[J]. 徐蓓蕾. 中国市场. 2017(13)
[9]西藏旅游目的地定位问题探讨[J]. 贠聿薇,刘林,李凝.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1)
[10]微媒体时代旅游品牌的传播策略[J]. 路广兆. 青年记者. 2016(14)
博士论文
[1]营销传播理论演进研究[D]. 星亮.暨南大学 2013
[2]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 陈霁.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理塘县日西村农耕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格绒.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济南城市品牌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 魏凌博.山东大学 2018
[3]北京798艺术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胡琳.河北大学 2018
[4]LY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方案的研究[D]. 王茜茜.吉林大学 2017
[5]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研究[D]. 万宁.渤海大学 2017
[6]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景区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 刘上子.山东大学 2017
[7]乡村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研究[D]. 赵璇.河北大学 2017
[8]IMC视域下地级市形象传播研究[D]. 李潞潞.华东师范大学 2017
[9]张家界天门山旅游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高琴琴.湘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9688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去过西藏的次数
受访者对“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传播建议词云分析
24二、受众:依赖新媒体本部分主要基于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旅游特性、新媒体对受众旅游行为的影响,以期达到了解受众心理需求,为“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传播提供参考的目的。(一)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旅游特性分析1、旅游频次图2-1在平均每年旅游次数这个问题上,68.67%的人表示每年会有1-2次的旅游经历,16%的人每年会旅游3-4次,8.67%的人旅游超过4次,而平均0次的仅占6.67%。由此可见,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旅游动机图2-2分析多选题各项的选择比例情况可运用多重响应法进行分析,涉及到响应率和普及率两个名词,响应率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普及率用于某项选择的普及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被除数不一样。(比如有100个样本,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 梅宏. 交通运输研究. 2019(05)
[2]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J]. 刘治彦,季俊宇,商波,李承烨. 企业经济. 2019(10)
[3]边缘计算、5G与传播的未来融合——试论场景视阈下新闻传播过程的重新构建[J]. 喻国明,陈雪娇,卢文婕,曹笑凡. 传媒观察. 2019(10)
[4]新媒体发展下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J]. 王晓明.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2)
[5]论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模式[J]. 冯明兵,吴杰. 商业经济. 2018(11)
[6]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探析[J]. 赵志杰. 传播力研究. 2018(24)
[7]西藏特色文化村寨鲁朗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研究[J]. 郭锋,扎西群宗. 今传媒. 2018(07)
[8]自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模式研究[J]. 徐蓓蕾. 中国市场. 2017(13)
[9]西藏旅游目的地定位问题探讨[J]. 贠聿薇,刘林,李凝.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1)
[10]微媒体时代旅游品牌的传播策略[J]. 路广兆. 青年记者. 2016(14)
博士论文
[1]营销传播理论演进研究[D]. 星亮.暨南大学 2013
[2]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 陈霁.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理塘县日西村农耕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格绒.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济南城市品牌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 魏凌博.山东大学 2018
[3]北京798艺术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胡琳.河北大学 2018
[4]LY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方案的研究[D]. 王茜茜.吉林大学 2017
[5]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辽宁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研究[D]. 万宁.渤海大学 2017
[6]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景区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 刘上子.山东大学 2017
[7]乡村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研究[D]. 赵璇.河北大学 2017
[8]IMC视域下地级市形象传播研究[D]. 李潞潞.华东师范大学 2017
[9]张家界天门山旅游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高琴琴.湘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9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45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