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众多银行经营管理趋同性较高。各家银行以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出发点,围绕品牌营销展开了激烈竞争,宣告着银行业迈入“品牌时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正式从中国邮政集团的邮政储汇局脱胎出来,时至今日,发展历程不足十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市场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品牌管理至关重要。文章研究基于现代商业银行营销理论与品牌管理相关理论,通过充分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案例,在深入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品牌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维度对其进行了宏观环境分析,并运用SWOT模型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品牌管理状态,并就怎样凸显优势,克服不足,帮助其成长,完善其品牌建设,增加品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品牌规划、推广、维护等问题和设想。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品牌 战略 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2;F618.3;F832.3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1. 导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1-12
- 1.5 研究方法12-14
- 2. 品牌管理的基本理论14-16
- 2.1 品牌管理的含义14
- 2.2 品牌管理的步骤14-15
- 2.3 品牌管理的目标15-16
- 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现状16-23
- 3.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沿革16-17
- 3.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的历程17-18
- 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18-23
- 3.3.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的现状18-21
- 3.3.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21-23
- 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分析23-31
- 4.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管理的PEST分析23-25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olitical and law environment analysis)23-24
- 4.1.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environment analysis)24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alysis)24-25
- 4.1.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25
- 4.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管理的SWOT分析25-31
- 4.2.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的优势(strength)25-26
- 4.2.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管理的劣势(weakness)26-28
- 4.2.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管理的机会(opportunities)28-29
- 4.2.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品牌管理的威胁(threats)29-31
- 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规划31-36
- 5.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规划的核心内容31-33
- 5.1.1 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31
- 5.1.2 规范品牌识别系统31-32
- 5.1.3 优选品牌化战略32
- 5.1.4 进行合理地品牌延伸32-33
- 5.1.5 尽量避免“品牌危机”事件的发生33
- 5.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规划的流程33-36
- 5.2.1 品牌诊断和定位33
- 5.2.2 规划品牌愿景33-34
- 5.2.3 配置品牌机构和人才34-35
- 5.2.4 品牌传播和推广35-36
- 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传播与推广36-42
- 6.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传播与推广的策略36-39
- 6.1.1 保持品牌核心价值的一致性36-37
- 6.1.2 保持品牌资产的来源37
- 6.1.3 保持推广活动的频次37-39
- 6.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的维护39-42
- 6.2.1 树立品牌维护意识和机制39
- 6.2.2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39-40
- 6.2.3 增强危机管理能力40
- 6.2.4 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40-41
- 6.2.5 完善邮银协调机制41-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云齐 ,李飞燕;追求品牌附加值[J];企业研究;2001年11期
2 何佳讯;;品牌经营的3C模式[J];公关世界;2001年02期
3 叶茂中;;小企业也需做品牌[J];医学美学美容;2002年07期
4 钱朝阳;上海品牌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郭峰冰;品牌战略的抉择[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年12期
6 丁邦清;;品牌就是力量[J];广告大观;2005年02期
7 王运启;;企业最忌 没有品质 空谈品牌[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7年03期
8 李少博;;提升民族品牌形象的竞争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谢佩清;;实现从依赖产品制造到依靠品牌塑造的转变[J];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09期
10 王旭;;浅析品牌战略与品牌文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海容;;看汽车之品牌营销[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振奎;;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推进福建民企品牌发展——从泉州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视角研究[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鸣;;海亮的品牌竞争[A];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优秀论文专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沈丽;让品牌盛事引领发展潮流[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丁雨;为“品牌河北”打造强势推介平台[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3 王琳;“商标多、品牌少”亟待改变[N];经济日报;2013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马龙龙;从振兴“老字号”入手加强品牌建设[N];国际商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晏澜菲;做大品牌才是中国企业的出路[N];新农村商报;2014年
6 孙飞;家装业品牌化任重道远[N];中国建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人墨 李宇思;打造品牌抢占市场[N];福建日报;2001年
8 叶茂中;小企业也需做品牌[N];湖南经济报;2001年
9 左亮;品牌文化的魅力[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10 雪梅;品牌文化的魅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元元;品牌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古安伟;基于消费者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及其驱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熊爱华;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胜娇;三星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徐唐龙;基于品牌营销理论的庐山西海乡村旅游品牌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鲁超;“中国农谷”品牌战略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4 张玉锟;稀土产品品牌网络推广模式[D];兰州大学;2015年
5 古利波;医药产品品牌资产构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晶晶;H公司AOB品牌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魏春苗;“例外”的品牌构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徐淼;基于品牌营销视角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振兴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梦;“老字号”品牌形象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李瑜娟;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国际品牌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42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