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0:26

  本文关键词: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品牌竞争力 指数转换 指数评价模型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这种情况利弊并存,不仅蕴藏着许多机遇,也并存着诸多挑战。增强自己竞争力成为我国企业在深刻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的必然选择。在各种产品都趋同化的今天,,品牌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利器。放眼世界,中国给人的印象是“世界的工厂”,但中国被世界所认知的品牌却是寥寥无几。增强品牌竞争力是我国亟待实施的一项战略,这首先就要求企业对自身品牌竞争力有一个客观评价,才会更清楚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并完成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大国”的转变。 本文利用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来对选取样本的品牌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从品牌市场力、品牌基础力、品牌管理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被纳入体系中。通过功效系数法和问卷调查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指数转换,在指数体系的基础上,以层次分析法确定重要性系数,构建出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并选取我国5家上市汽车公司作为评价对象,分别是:上海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轿车、东风汽车。通过对其做出的系统评价,并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以此来验证构建品牌竞争力指数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虽然,目前许多品牌评价机构层出不穷,但是评价标准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对其缺乏系统和完整性的研究。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设计出更加简单、科学的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指标的基础数据通过企业披露的报表获得,但又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影响,指标最终计算的结果采用分数制来表示,使最终结果更加客观、明了。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 指数转换 指数评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2;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相关概念界定12-15
  • 1.2.1 品牌竞争力的提出12-13
  • 1.2.2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13-15
  • 1.2.3 品牌竞争力形成机理15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2 文献综述17-22
  • 2.1 国外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17-19
  • 2.2 国内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19-21
  • 2.3 国内外品牌竞争力研究现状的评价21-22
  • 3 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的设计22-35
  • 3.1 品牌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构建22-26
  • 3.1.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22-23
  • 3.1.2 品牌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基本框架23-24
  • 3.1.3 评价指标设计及涵义阐释24-26
  • 3.1.3.1 品牌市场力维度指标的设计及涵义阐释24
  • 3.1.3.2 品牌基础力维度指标的设计及涵义阐释24-25
  • 3.1.3.3 品牌管理力维度指标的设计及涵义阐释25-26
  • 3.2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数体系的转换26-29
  • 3.2.1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指数转换27-28
  • 3.2.2 品牌竞争力指数转换方法28-29
  • 3.3 品牌竞争力指数权重的确定29-32
  • 3.4 品牌竞争力各层面指数的确定32-33
  • 3.4.1 品牌竞争力基础层指数的确定32-33
  • 3.4.2 品牌竞争力指标层指数的确定33
  • 3.4.3 品牌竞争力准则层指数的确定33
  • 3.5 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的建立33-35
  • 4 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应用35-54
  • 4.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分析35-40
  • 4.1.1 样本的选择35-36
  • 4.1.2 数据分析36-40
  • 4.1.2.1 样本数据的统计36-39
  • 4.1.2.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39-40
  • 4.2 汽车企业品牌竞争力基础指数的计算与分析40-52
  • 4.2.1 汽车品牌竞争力基础指数的计算40-43
  • 4.2.2 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体系中各层次权重的确定43-46
  • 4.2.2.1 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体系层次单排序43-46
  • 4.2.2.2 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体系层次总排序46
  • 4.2.3 5 家汽车公司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46-52
  • 4.2.3.1 上海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47-48
  • 4.2.3.2 长安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48-49
  • 4.2.3.3 长城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49-50
  • 4.2.3.4 一汽轿车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50-51
  • 4.2.3.5 东风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的确定51-52
  • 4.3 汽车品牌竞争力指数计算结果评价52-54
  • 5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54-56
  • 5.1 全文总结54
  • 5.2 研究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9
  • 附录 1 调查问卷59-62
  • 附录 2 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62-64
  • 附录 3 样本各层次权重的计算过程64-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成;;企业品牌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2 刘海燕;;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3 曲珍;;谈如何提升建筑企业的品牌竞争力[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4 陈丽莉;;关于黑龙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5 ;康宁荣膺中国年度光通信市场最具品牌竞争力10强[J];通讯世界;2009年11期

6 郭李君;;提升品牌竞争力——基于品牌文化的视角[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7 牛建忠;试论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J];机械管理开发;2002年03期

8 严崇明;论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9 丁善耘;论提升“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基本对策[J];企业活力;2004年11期

10 王珍,王丽芝;论经济全球化情况下的企业品牌竞争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鹏;李玉龙;;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量表开发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礼茂;贺蕾;;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礼茂;严学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谢军;;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社会责任[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5 付立军;赵宇彤;赵红;;基于品牌资产价值评估的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初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徐希燕;曹飞;;规模、创新与企业品牌竞争力[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代红;;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大立;谌飞龙;;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礼茂;;基于Internet环境的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希宋;姜喜龙;;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品牌竞争力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战;波导荣膺手机品牌竞争力五强[N];西安日报;2007年

2 师晖;从出口退税看品牌竞争力[N];财经时报;2007年

3 王杨二;全球化标准升级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07年

4 原正军;品牌竞争力七大“软肋”[N];中国财经报;2005年

5 记者 牛溪;深发展 强化零售银行品牌竞争力[N];证券时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郑建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是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4年

7 温州站;内外兼修 自主创新[N];中国服饰报;2005年

8 魏双林;河北砂轮厂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3年

9 张 枫;技术实力支撑品牌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4年

10 何建昆;依靠科技提升品牌竞争力[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放;企业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艳玲;服务品牌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李海鹏;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蒋t熎

本文编号:669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669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