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优势与区域品牌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优势与区域品牌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群优势 产品品牌 企业品牌 区域品牌 互动关系
【摘要】:产业集群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帮助地区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发展和传播进一步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据此,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者之间的交互关系,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优势和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关系。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
【关键词】: 产业集群优势 产品品牌 企业品牌 区域品牌 互动关系
【基金】: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甘肃省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正向变革反应的激发对策研究”(2015B-081)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价值链模型的高校教学改革惯性研究”(GS[2015]GHB0889) 甘肃政法学院校级项目“甘肃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研究”
【分类号】:F273.2
【正文快照】: 0引言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经济现象,在我国产业集群已迅猛发展,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行业特色,如温州鞋城、中山灯饰、义乌小商品等,这些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事实证明产业集群可以带来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17期
2 本刊编辑部;;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高新区创新步伐[J];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05期
3 曾利;;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推进民品快速跃升[J];军工文化;2013年06期
4 徐进;;基于信用的产业集群优势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8期
5 王彬;汤德元;陶玉顺;李春燕;徐健;黄涛;;贵州中药的特色优势及产业发展现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6 朱读稳;;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J];江淮;2011年05期
7 吴翔阳;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8 李启伦;;基于企业价值的产业集群优势模型[J];中国市场;2006年39期
9 孙瑞;;集群化,钟表产业热话题的冷思考[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01期
10 黄钟仪;吴良亚;;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特征分析——以重庆为例[J];中国统计;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松平;王立焕;;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廊坊经济增长[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2 喜济峰;;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分析[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马建兵;王淼;;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提升廊坊开发区竞争力[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民;建立深圳的产业集群优势[N];深圳商报;2004年
2 记者 汪丽娜;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7.3亿元[N];鹤壁日报;2013年
3 田丽娟 本报记者 聂芳芳;凸显产业集群优势[N];吉林日报;2013年
4 刘之海;产业强县[N];江西日报;2008年
5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李士梅;关于发展高端产业的战略思路[N];光明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德林 通讯员 刘朝峰;我市现代产业集群优势显现[N];德州日报;2012年
7 本报通讯员 房亚东 张长青 盛超;产业“抱团”促转型[N];济宁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路平;广东应急产业形成“榕树”集聚效应[N];广东科技报;2013年
9 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李文伟;工业投资70%集中在产业集聚区[N];鹤壁日报;2013年
10 庄小杰 谢立群 缪惠文;可塘发挥珠宝产业集群优势[N];中国矿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燕;产业集群优势对区域品牌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张红辉;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群形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林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8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97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