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新一代人力资本即兴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23:06
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关注新一代人力资本基本心理需求的转变,不仅探索了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中多个层级的情境要素(组织自主支持氛围,领导授权和团队凝聚力及信任感)对员工即时主导心理需求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及这一过程对个体即兴行为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分析了个体内在因果导向在环境变化与即兴行为之间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意图揭示员工个体即兴行为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为组织搭建更符合新时期人力资源特征的个人发展平台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文章来源】:管理评论. 2015,2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自我决定理论框架简图
鎏宕葱露??枰?凳┮欢ǖ耐獠考だ?胧┎拍芄?被激发。因此,控制导向的个体即兴行为的自发性和创新性水平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非个人导向,是基于个体面对生活挑战的不胜任感而言的,属于极度外控型[19]。由于常处于不能胜任的无能力感中,变化的环境给这类个体带来的是焦虑感和不确定性。当无法解决一些突发状况时,员工会经历自我贬损和压抑,从而导致即兴行为的自发性与创新性水平都极低。由此提出如下命题:命题5:员工个人的自主导向越强,在环境变化时即兴行为的自发性与创新性水平越高。本研究整体理论框架图如图2所示:图2本研究理论框架模型结论与展望本研究从个体自身因果导向,及外部情境要素对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这两条不同的路径对个体即兴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引入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为揭示员工即兴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矗以往研究将组织中的行为与现场音乐演奏联系起来,对即兴行为本身的内涵、特征进行跨领域的对比式分析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即兴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这样的理论基础过于薄弱。研究将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该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即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突变创新的关系研究[J]. 刘景东,党兴华. 管理评论. 2013(07)
[2]创新情境下员工前摄行为研究脉络与综述[J]. 李新建,苏磊.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2)
[3]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J]. 谢慧娟,王国顺. 管理评论. 2012(10)
[4]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J]. 曹光明,陈启杰,武文珍.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08)
[5]组织即兴:现状与展望[J]. 黄勇,彭纪生. 管理学报. 2012(07)
[6]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内在动机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侯二秀,陈树文,长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7]管理创新效力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观视角的研究框架[J]. 林海芬,苏敬勤. 管理评论. 2012(03)
[8]学习、创新与动态能力——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 曾萍. 管理评论. 2011(01)
[9]自我决定理论与积极组织管理[J]. 罗霞,陈维政.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9)
[10]组织结构惯性、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实证研究[J]. 刘海建,周小虎,龙静. 管理评论. 2009(11)
本文编号:3438777
【文章来源】:管理评论. 2015,2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自我决定理论框架简图
鎏宕葱露??枰?凳┮欢ǖ耐獠考だ?胧┎拍芄?被激发。因此,控制导向的个体即兴行为的自发性和创新性水平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非个人导向,是基于个体面对生活挑战的不胜任感而言的,属于极度外控型[19]。由于常处于不能胜任的无能力感中,变化的环境给这类个体带来的是焦虑感和不确定性。当无法解决一些突发状况时,员工会经历自我贬损和压抑,从而导致即兴行为的自发性与创新性水平都极低。由此提出如下命题:命题5:员工个人的自主导向越强,在环境变化时即兴行为的自发性与创新性水平越高。本研究整体理论框架图如图2所示:图2本研究理论框架模型结论与展望本研究从个体自身因果导向,及外部情境要素对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这两条不同的路径对个体即兴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引入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为揭示员工即兴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矗以往研究将组织中的行为与现场音乐演奏联系起来,对即兴行为本身的内涵、特征进行跨领域的对比式分析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即兴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这样的理论基础过于薄弱。研究将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该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即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突变创新的关系研究[J]. 刘景东,党兴华. 管理评论. 2013(07)
[2]创新情境下员工前摄行为研究脉络与综述[J]. 李新建,苏磊.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2)
[3]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J]. 谢慧娟,王国顺. 管理评论. 2012(10)
[4]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J]. 曹光明,陈启杰,武文珍.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08)
[5]组织即兴:现状与展望[J]. 黄勇,彭纪生. 管理学报. 2012(07)
[6]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内在动机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侯二秀,陈树文,长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7]管理创新效力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观视角的研究框架[J]. 林海芬,苏敬勤. 管理评论. 2012(03)
[8]学习、创新与动态能力——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 曾萍. 管理评论. 2011(01)
[9]自我决定理论与积极组织管理[J]. 罗霞,陈维政.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9)
[10]组织结构惯性、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实证研究[J]. 刘海建,周小虎,龙静. 管理评论. 2009(11)
本文编号:343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43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