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安徽省区域环境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4:52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区域环境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虽然近些年正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型发展之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环境问题却已经成为影响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环境效率问题,即社会生产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增加值与环境负荷比值关系的问题。对环境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我们掌握地区环境现状,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决策者设计和调整环保政策,从而达到防治环境污染的目的。研究安徽省环境效率,这符合我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提高我省总体环境质量,增强人民幸福感,这也是经济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目前多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环境效率的测算模型上研究环境效率,科学合理地设计环境效率的评价方法,能获得较为准确客观的地区环境效率值,能较准确全面地反映安徽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关于研究环境效率的评价技术方法,多数专家学者通过运用经典DEA模型以及在DEA模型基础上拓展的其他模型来测算国家、省际、城市带群等环境效率。然而传统DEA模型在评价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效率时,主要分析投入和产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产出的最大化,是研究地区环境效率问题的关键和目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投入后带来的最大经济产出,也称期望产出(Desirable Output),还需要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现象,研究学者将这不好的东西称为非期望产出(Undesirable Output or Bad Output),诸如“三废”(废水、废气、废渣)、CO2. SO2、NO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等。因此,对环境效率的评价就要同时满足期望产出的扩大和非期望产出的缩小。但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核算方式中,经典DEA模型在研究环境效率时,并没有考虑非期望产出这一重要因素,这种评价方式不能体现环境效率的研究本质,因此经典DEA模型已不适用分析地区的环境效率问题。经过众多学者的进一步研究,目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评价模型研究环境效率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系统性研究,但是基于环境效率评价ISBM-DEA(Improved Slacks Based Measure-DataEnvelopement Analysis)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系统性分析安徽省各地级市环境效率并给出评价结果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文不仅考虑传统的城市“三废”,还综合考虑其他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SO2、工业粉(烟)尘、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借鉴研究学者提出的“改进的ISBM-DEA模型”,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8月巢湖市被安徽省撤销,将辖区一分为三,重新合并区域规划,因此本文不考虑巢湖市)2007-2014年投入和产出指标,测算出各地区的环境效率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11和2012年,分析部分环境无效地市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或过剩问题。同时利用stepwise model方法分析各投入指标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不仅扩充了环境效率的研究范围,还完善了相关研究理论。结论表明:从环境效率值测算结果来看,安徽省各地市的环境效率值差异较大,皖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明显高于皖中和皖北地区,皖中又高于皖北地区;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或过剩现象来看,导致不同地区环境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能源投入、水资源投入冗余以及环境产出过剩;从各投入指标对产出的影响程度来看,减少水资源投入对期望产出的降低或非期望产出的增加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而增加资本投入是提高经济产出或降低环境产出最有效的方法。这些结论为安徽省增加资本投入、合理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和设计排污标准等方面提供了决策支持,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新意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效率 改进的ISBM-DEA模型 非期望产出 安徽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一) 理论意义11-12
  • (二) 现实意义12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5
  • (一) 研究内容12-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四、创新与不足15-17
  • (一) 创新15
  • (二) 不足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3
  • 一、国外相关研究17-20
  • 二、国内相关研究20-23
  • 第三章 环境效率相关理论23-28
  • 一、环境效率的概念23
  • 二、环境效率相关研究方法23-25
  • (一) 绿色GDP23-24
  • (二) 投入产出法24
  • (三) 平衡计分卡24-25
  • 三、环境效率主要测度模型25-28
  • (一) 经典DEA模型25-26
  • (二) ISBM-DEA模型26-28
  • 第四章 改进的ISBM-DEA模型的构建28-32
  • 一、模型构建理论基础28-30
  • 二、模型特征或优势30-32
  • 第五章 安徽省区域环境效率实证分析—基于改进的ISBM-DEA模型32-44
  • 一、指标构建32-33
  • (一) 投入指标32
  • (二) 产出指标32-33
  • 二、数据处理33-35
  • 三、实证研究35-38
  • 四、结果分析38-44
  • (一) 投入冗余、期望产出不足与非期望产出过剩分析38-39
  • (二) 投入指标对产出(DO、UDO)重要性分析39-44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4-46
  • 一、结论44-45
  • 二、政策建议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2 潘文砚;王宗军;;中国大城市环境效率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4年01期

3 王钪;;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科技传播;2014年09期

4 宋马林;张琳玲;宋峰;;中国入世以来的对外贸易与环境效率——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统计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08期

5 本刊编辑部;环境效率——从环境方面评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J];国际化工信息;2002年11期

6 沈能;;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7 文同爱,李寅铨;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8 王有利;;浅谈环境公平与效率[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年04期

9 ;我国城市资源环境消耗降低 环境效率提高[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年09期

10 杨俊;邵汉华;胡军;;中国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文同爱;;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率[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谭雪;曹艳秋;赵醒;石磊;马中;;东北三省环境效率比较研究:1991—2010[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3 桑燕鸿;卞国建;刘芳文;李禺;;资源环境效率评估研究——以北部湾区域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杜涛;;不同钢铁生产流程及其能源消耗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王刘芳;北京资源环境效率全国居首[N];北京日报;2010年

2 记者 耿诺;北京绿色经济指数最高[N];北京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高超;环境陷阱:城市经济发展的黑洞[N];国际商报;2007年

4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深圳绿色经济指数居全国首位[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潘杰;生命源于“效率”[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方洲;企业经营也“绿色”[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主撰稿人 季铸 王爽 刘觅颖;《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CGGDP2007)[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李力;欧盟绿色指令引人深思[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第;环境效率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秀英;水环境约束下关中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戴铁军;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毅;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区域环境时空差异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咏明;我国上市造纸企业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余汪龙;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都市圈工业环境效率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蔡雨君;中国农垦区农业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胡志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王锐;中国地区生产活动的环境效率评价[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圣;京津冀地区城市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王育平;福建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9 吴美琴;安徽省区域环境效率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孙平平;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区域环境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52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