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
【摘要】: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变迁,带动城市空间发生重构。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成熟,生产片段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对地区产业链的研究有助于寻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途径。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刻画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考察汽车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与扩散特点,探讨汽车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地域特征差异,并分析影响微观企业空间布局的驱动力量。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集聚程度较低,2001年出现少数集聚中心主导的向心集聚,2010年核心城市与多个新兴集聚点共存;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朝阳、通州、大兴等)、天津市环城4区(西青、东丽等)以及河北的沧州、廊坊是汽车零部件和配件企业的主要集聚区,而汽车修理企业则倾向于在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丰台、朝阳)、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以及河北的唐山和石家庄布局。基于条件logit模型的定量研究,验证了市场条件、集聚经济和政策引导等因素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空间布局 城市结构 京津冀都市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7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院长基金项目
【分类号】:F426.471;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活动带动人口的迁移和产业重组,相应地带来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变革。刻画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分析产业集群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同时,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的区位选择也与城市职能分工息息相关。已有相关研究对区域空间尺度、城市空间尺度上的产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健;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2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3 刘卫东,薛凤旋;论汽车工业空间组织之变化——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4 刘卫东,陆大道;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5 樊杰;王宏远;陶岸君;徐建红;;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6 吕卫国;陈雯;;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7 袁丰;魏也华;陈雯;金志丰;;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与新企业选址[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8 李少星;顾朝林;;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9 刘作丽;贺灿飞;;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10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卓然;许龙;鄢浩;;哈尔滨城市化近域推进探讨[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2 陈成;;海南省村镇空间集聚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3 邱汉周;金晓玲;胡希军;;合淮同城化的战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4 刘剑;张瑜;;我国农药制造业空间集聚现象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5 吴正锋;张杰;李碧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陈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特征问题与建设构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虞虎;陆林;朱冬芳;;近10年中国汽车工业空间分布格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于连超;;私有标准及其反垄断法规制[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9 朱彦恒;张明玉;曾维良;;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王发明;周颖;殷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风险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陶英胜;;新一轮区域规划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康;杨永春;;基于企业视角的兰州市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祥胜;王浩;赵嘉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市区规划的实践——以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田田;;中国动画缘何“失语”——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动画发展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陈锐;苗长虹;;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型城市群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8 姜乃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9 盛科荣;;辽中南都市经济区空间格局变化及其机制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10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枝田;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9 尚宇;中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盛春梅;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浩;基于博弈论的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全红;基于OGC WPS标准的空间统计PSE研究及PSE-SDBI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陈秋红;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唐山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磊;出口加工企业转型的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模式与我国企业创新战略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李永刚;城市化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进程相关性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4 孟晓晨,石晓宇;深圳“三资”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机理[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5 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3期
6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7 冯健;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8 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9 刘作丽;贺灿飞;;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0 段晓峰;许学工;;基于GIS的北京山区优势林分生态位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安生;;从产品出口到技术与资本输出的转折——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之三[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8期
2 张明生;刘小平;;一汽、上汽进入2005年世界500强[J];汽车与配件;2006年32期
3 吉立君;风暴引发的思考[J];汽车与社会;1998年03期
4 派特拉;鲍尔·卡尔费尔特;斯蒂芬·穆勒;恩斯特·胡贝利;;因格哈特庭园,柏林[J];建筑创作;2006年05期
5 浮萍;;我国汽车产业的垄断与反垄断[J];上海汽车;2006年07期
6 杨志明;钱世超;;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7 左伏桃;;今日梁山 梁山专用汽车产业:走向理智与成熟[J];专用汽车;2007年07期
8 张述冠;;东风汽车的合资化生存[J];21世纪商业评论;2009年02期
9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汽车涂料行业将迎来井喷行情[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2期
10 李亚彪;;快遏制“造车政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3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朝;楼崇;;论循环经济理论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2 杨军;梁青;;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入世效应”[A];2003湖北汽车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蒋丽;;汽车产业对广州城市化影响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汽车产业新政策[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5 ;天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汽车产业模块化与集成化比较研究[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7 李玉红;麻卫华;;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陶娅娜;;江西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巍;;SMC在国内汽车工业应用前景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钟富举;;2009年四川汽车前景与困境的分析研究[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闻观察员 张翼;风怎么吹 路怎么走[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嵇哲;吕祖善会见台湾客人[N];浙江日报;2010年
3 李永钧;车企打响融资上市大战[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谌洁;致力于向中国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N];中国工业报;2011年
5 张二虎;汽车产业政策:市场的解决方案[N];经理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海燕;部分车企抢先发布“雄心大志”[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 邵奇惠;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上一些问题的思考[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8 周 报;新的产业政策将推动汽车产业重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曹璞;安徽汽车产业马力强劲[N];中国质量报;2003年
10 童海华;“1000万辆”背后有隐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立高;基于R&D融资与配置优化的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东风;基于知识流动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莲花;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军元;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宇;基于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多层次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汤岳利;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中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何琳;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彭勃;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演进与绩效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中峰;美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创新扩散[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凡;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杨刘钧;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4 林珊珊;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李伟;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解学农;论入世后汽车关税降低对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李旭升;日本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晓辉;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新波;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韩建东;借鉴日本经验,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6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07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