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变及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01 19:21
制造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石,其空间的演变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长沙市工业用地矢量数据,采用ArcGIS和SPSS分析工具,对1990年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变特征和驱动力进行研究,构建了"外部动力—内在动力—空间结果"的制造业空间演变研究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造业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空间郊区化集聚效应明显,扩展模式以"圈层—轴带式"为主,并逐渐向"多核心—组团式"转变,扩展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扩展方向以东、东南和西北方向为主。制造业空间的分布格局取决于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共同作用。其中,规模经济是影响长沙制造业分布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年04期 第155-163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1990年代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圈层一扇形”分布图
2003年之后开始不断加快,到2011年,重心迁移速率最快,为1990—1996年的10倍以上,由此可见2003—2011年是长沙制造业用地增长最迅猛的阶段。到2011—2014年,长沙市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重心迁移速率跌入最低值150左右,表示制造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迅猛发展后,趋于稳定状态。2014—2017年,制造业用地重心速率快速增长,说明制造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图2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重心转移轨迹图Fig.2Thetemporalandspatialmovementofthemanufacturingindustry-landgravitycenters2.3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990年长沙都市区制造业核密度值较低,且位于中心城区内,整体上呈“弱中心”的集聚特点;1996年,中心区内制造业核密度加强,但仍处于较低的状态,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的高新区吸纳了部分制造业,已形成弱集聚点;至2003年,制造业核密度值在近郊区显著增加,呈现出“多中心”的集聚特点,高新区和隆平高科技园内集聚效应更加明显;2011年制造业继续向外围迁移,核密度整体呈现出“近郊区—多极发展”的格局,都市区内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均形成了各自的高集聚点;2014年制造业用地继续向外扩张,核密度格局上呈现“近、远郊区—多点集群发展”的趋势;2017年长沙都市区内制造业郊区化现象更加明显,形成“郊区—多中心集聚连片发展”的格局,由于工业园区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制造业企业入驻,核密度高集聚极均位于工业园内,且在东部、西北方向形成依托长沙经开区、高新区和望城经开区为主要载体的核密度高集聚区(图3)。2.4制造业空间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4.1制造业发展步入变革制造业发展步入变革,需优化发展环境长沙
贫?圃煲悼占浞⒄沟哪?在动力。制造业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源自于地区政府和企业个体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23]。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的平衡[1]。长沙政府出于GDP、税收等政绩考核,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制造业企业入驻。同时,为了避免城市空间粗放、无序的扩展,2014年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修订)》中,政府以禁令的形式划分生态控制线,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行约160经济地理第40卷图31990年代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核密度分析图Fig.3KerneldensityestimateofmanufacturingspaceinChangshametropolicanareasince19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2014年长沙市城市功能用地扩展与驱动力研究[J]. 叶强,莫正玺,许乙青. 地理研究. 2019(05)
[2]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陈曦,朱建华,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8(12)
[3]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分析[J]. 高辰,申玉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4]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锐波,李晓雯. 人文地理. 2017(02)
[6]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7]基于工业用地扩展的长沙城市空间演变与优化[J]. 刘路云,郑伯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8]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 王俊松. 地理研究. 2014(12)
[9]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 黄亚平,王智勇. 城市规划. 2013(12)
[10]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樊秀峰,康晓琴. 经济地理. 2013(09)
[1]1990年代以来武汉市工业空间演化过程、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杨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1979—2014年长沙市城市功能用地扩展与驱动力研究[J]. 叶强,莫正玺,许乙青. 地理研究. 2019(05)
[2]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陈曦,朱建华,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8(12)
[3]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分析[J]. 高辰,申玉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4]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锐波,李晓雯. 人文地理. 2017(02)
[6]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7]基于工业用地扩展的长沙城市空间演变与优化[J]. 刘路云,郑伯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8]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 王俊松. 地理研究. 2014(12)
[9]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 黄亚平,王智勇. 城市规划. 2013(12)
[10]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樊秀峰,康晓琴. 经济地理. 2013(09)
[1]1990年代以来武汉市工业空间演化过程、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杨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894994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年04期 第155-163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1990年代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圈层一扇形”分布图
2003年之后开始不断加快,到2011年,重心迁移速率最快,为1990—1996年的10倍以上,由此可见2003—2011年是长沙制造业用地增长最迅猛的阶段。到2011—2014年,长沙市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重心迁移速率跌入最低值150左右,表示制造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迅猛发展后,趋于稳定状态。2014—2017年,制造业用地重心速率快速增长,说明制造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图2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重心转移轨迹图Fig.2Thetemporalandspatialmovementofthemanufacturingindustry-landgravitycenters2.3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990年长沙都市区制造业核密度值较低,且位于中心城区内,整体上呈“弱中心”的集聚特点;1996年,中心区内制造业核密度加强,但仍处于较低的状态,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的高新区吸纳了部分制造业,已形成弱集聚点;至2003年,制造业核密度值在近郊区显著增加,呈现出“多中心”的集聚特点,高新区和隆平高科技园内集聚效应更加明显;2011年制造业继续向外围迁移,核密度整体呈现出“近郊区—多极发展”的格局,都市区内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均形成了各自的高集聚点;2014年制造业用地继续向外扩张,核密度格局上呈现“近、远郊区—多点集群发展”的趋势;2017年长沙都市区内制造业郊区化现象更加明显,形成“郊区—多中心集聚连片发展”的格局,由于工业园区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制造业企业入驻,核密度高集聚极均位于工业园内,且在东部、西北方向形成依托长沙经开区、高新区和望城经开区为主要载体的核密度高集聚区(图3)。2.4制造业空间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4.1制造业发展步入变革制造业发展步入变革,需优化发展环境长沙
贫?圃煲悼占浞⒄沟哪?在动力。制造业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源自于地区政府和企业个体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23]。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的平衡[1]。长沙政府出于GDP、税收等政绩考核,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制造业企业入驻。同时,为了避免城市空间粗放、无序的扩展,2014年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修订)》中,政府以禁令的形式划分生态控制线,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行约160经济地理第40卷图31990年代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用地的核密度分析图Fig.3KerneldensityestimateofmanufacturingspaceinChangshametropolicanareasince19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2014年长沙市城市功能用地扩展与驱动力研究[J]. 叶强,莫正玺,许乙青. 地理研究. 2019(05)
[2]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陈曦,朱建华,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8(12)
[3]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分析[J]. 高辰,申玉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4]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锐波,李晓雯. 人文地理. 2017(02)
[6]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7]基于工业用地扩展的长沙城市空间演变与优化[J]. 刘路云,郑伯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8]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 王俊松. 地理研究. 2014(12)
[9]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 黄亚平,王智勇. 城市规划. 2013(12)
[10]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樊秀峰,康晓琴. 经济地理. 2013(09)
[1]1990年代以来武汉市工业空间演化过程、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杨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1979—2014年长沙市城市功能用地扩展与驱动力研究[J]. 叶强,莫正玺,许乙青. 地理研究. 2019(05)
[2]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陈曦,朱建华,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8(12)
[3]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分析[J]. 高辰,申玉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4]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锐波,李晓雯. 人文地理. 2017(02)
[6]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J]. 黄亚平,周敏.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7]基于工业用地扩展的长沙城市空间演变与优化[J]. 刘路云,郑伯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8]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 王俊松. 地理研究. 2014(12)
[9]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 黄亚平,王智勇. 城市规划. 2013(12)
[10]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樊秀峰,康晓琴. 经济地理. 2013(09)
[1]1990年代以来武汉市工业空间演化过程、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杨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894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9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