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推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推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制造业的集聚和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而且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随着各地区间空间关联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显著。考虑这一特征后的空间计量模型不仅证实了这一空间相关性,而且还表明制造业地区集聚对城镇化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外资流入加快、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均能推进城镇化水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研究结论对产业政策及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编号2012GJ12)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71003028)资助
【分类号】:F299.21;F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制造业集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经济学家高度关注的话题[1-3]。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制造业不但在空间上呈现出日益显著的集聚态势,而且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及上海等地区。如此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不仅会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德银;;企业家行为、企业迁移、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政策[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2 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3 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吴先华;;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5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6 万广华;;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7 孙良媛;李琴;林相森;;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村妇女就业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基础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8 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9 熊柴;高宏;;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2年11期
10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5期
2 韦燕飞;刘培培;黄甫东;;北海市城市空间扩展对农用地的胁迫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3 冯晓琳;李明;梅惠;;湖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张萌萌;王亚华;柴明堂;李大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5 王永梅;吴志峰;胡伟平;邓南荣;;广佛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变化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6 李飞孟;郭亚花;潘先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7 黄闯;;利益相关者主体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年02期
8 刘鸿渊;史仕新;;论中国城镇化困境与发展新思维[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文明;;城乡关系 一个内源性发展的悖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汪舒;桂勇;;地产低迷与货币超发的市场性政策矛盾[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林;焦方辉;丛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与县域工业企业发展——以山东省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魏建;王安;;地方政治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赵永亮;张捷;;民主参与机制下的公共品支出偏差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王永平;;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压力与对策探讨[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宋宁;林安民;;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9 陈甬军;;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10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赖s,
本文编号:1137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13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