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精细化与和合文化:口述史视野中的义乌敲糖帮

发布时间:2017-11-10 23:37

  本文关键词:精细化与和合文化:口述史视野中的义乌敲糖帮


  更多相关文章: 精细化 和合文化 口述史 敲糖帮


【摘要】:口述史不仅能够再现往事,而且还能重建历史文化。本文以义乌敲糖帮口述史为个案,通过叙述传统敲糖帮向现代小商品市场的转型过程,揭示其所采用的精细化经营方式,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与道德伦理思想之中。所谓精细化经营方式包括精耕细作的农业,精打细算、精加工与精密组织的工商业。精细化并非是细小化,而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精密结合。精细化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人民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相一致,它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分类号】:F429
【正文快照】: 王一胜口述史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1940年代的美国,1960—1970年代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但是,对于什么是口述史,不管是西方学术界,还是我国学术界都是长期争论不休。我国大陆接受口述史这一新兴历史学分支是在1980年代,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大陆的口述史源于1950年代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庞玉洁;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J];世界历史;1998年06期

2 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3期

3 郑公盾;浙东“堕民”采访记[J];浙江学刊;1986年06期

4 张立文;;和合经济与儒家伦理[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前;;“剪刀差”问题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合作社经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王明前;;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以党代政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赵崔莉;区域社会史的新范式——《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评介[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5 王志龙;;近代安徽族田收支管理研究——从“十家管公九家富”谈起[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6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7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8 徐国利;;阳明心学的世俗化伦理观与明清徽商伦理思想的转换和建构[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9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10 徐国利;;朱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商业伦理观的转换和建构[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慧卿;王壬;;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内卷化趋势与发生机制——来自广州市3条街道的个案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积冬;;毛泽东与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桂宏;;关于山西互助合作问题争论的评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包丹丹;;试论口述史何以应用到教育学术史中[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徐阳;司洪昌;;新式学堂的设立和乡村社会的抗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力;;“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辛逸;;农村人民公社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南京大学;2010年

6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根蟠;“人力”“人和”及其他──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之二[J];农业考古;1998年03期

2 李根蟠;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J];农业考古;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军;弘扬和合文化与坚持科学发展观[J];企业文明;2005年07期

2 焦卫华;;用和合文化构建和谐项目[J];施工企业管理;2007年12期

3 郜得方;;浅谈我国的和合文化[J];中外企业家;2009年22期

4 陈思宁;;浅谈“和合文化”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结合[J];改革与开放;2011年02期

5 陈依元;中华和合文化与现代管理[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1期

6 阎献晨;关于和合文化现代价值分析[J];前进;1999年09期

7 胡一;中华和合文化的现代价值[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5期

8 吕庆华;中华和合文化的现代管理学精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9 本刊记者;;专家眼中的茶文化[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年06期

10 方卫星;;高扬“和合文化”旗帜 促进21世纪和平与合作——为辅导本科生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作[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祖民;;浅析寒山与和合文化[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2 胡一;;全球化与中华和合文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永华;;和合文化育古韵新人 明德惟馨铸品质教育——记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的“和合”育人特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4 周琦;;天台山文化“和合学”概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延庆;;“和合”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唐国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认同基本规律研究[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温波;;寒山寺文化及其现代意义[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8 姚炎祥;;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总结发言[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9 姚炎祥;;寒山寺文化研究的思考[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10 樊泳湄;;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洪和胜邋张浙东;和合文化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举行[N];台州日报;2008年

2 徐忠友;首届中华和合文化论坛举行[N];团结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鞠天敬 实习生 熊蓓;调解是一门艺术 “和合文化”来助力[N];四川法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发伟 付武军;和合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N];咸阳日报;2005年

5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弘扬和合文化 构建和谐台州[N];台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金毅 通讯员 徐忠友;首届中华和合文化论坛在杭举行[N];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蕴海;国际和合文化大会在苏召开[N];苏州日报;2010年

8 彭金艳 于立波 沧浪;和合文化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苏宏伟;“取和合,,百吉百泰”[N];中国黄金报;2010年

10 王德书;践行和合文化教育 推动学校快速发展[N];承德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小军;略论和合文化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玲君;天台山——“和合文化”之源[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袁迎春;传统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虢美妮;论传统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实现途径[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6 郭志婷;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陈婷;寒山寺诗刻碑画艺术的微传播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8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168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