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双刃效应——基于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双刃效应——基于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摘要】:基于产品质量改进思想构建了考虑能源效率改进与二氧化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1999-2011年中国工业35个行业面板数据探讨技术进步通过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进而作用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双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工业领域通过能源效率改进带来的减排效应尚不能抵消其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增长效应,但会使轻、重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向低端收敛;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的能源效率改进相对经济增长而言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更强,以绿色技术创新带动重工业的能源效率提升将是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069/G030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3B135)
【分类号】:F205;F424
【正文快照】: 二氧化碳减排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在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中,发达国家对向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技术转移设置了重重障碍,也使此次气候大会屡陷僵局。近年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中国表现出显著的重化工业化特征[1][2],同时也面临着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2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3 彭水军;包群;;环境污染、内生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4 何小钢;张耀辉;;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5 刘红玫,陶全;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J];统计研究;2002年09期
6 申萌;李凯杰;曲如晓;;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2年07期
7 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生;杨刚强;;促进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因素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喜平;贾梦华;;环境约束下中国火电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5期
3 万伦来;胡志华;昂小刚;;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化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4 黄小勇;尹继东;;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10期
5 石昶;温合瑶;;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6 闫威;胡亮;;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7 黄小勇;尹继东;;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发展方式转变[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8 孔庆洋;黄济生;;行业垄断、技术进步与行业收入差距——基于工业二位数行业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喻新安;龚绍东;赵西三;林风霞;;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聂国卿;邓柏盛;尹向飞;;工业废弃物排放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以湖南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高丽峰;万志华;张献;;辽宁省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探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4 崔俊富;;北京市建设低碳经济研究[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袁涛;张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7 尹继东;黄小勇;;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发展方式转变[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群慧;;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9 王文普;;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董颖;企业生态创新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梅英;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体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龙;我国商业银行碳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胜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建华;推进辽宁省两化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春红;佳辰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昆;我国沿海地区电能利用效率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985-2009)[D];南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7期
2 彭水军,包群,赖明勇;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3 李琳;韩宝龙;李祖辉;张双武;;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基于长沙与东部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4 韩玉军;陆e
本文编号:1182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18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