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1990年以来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摘要】:依据1995年、2003年、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图,借助于Arc GIS技术平台,综合运用Global Moran's I指数、分形理论模型法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空间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但工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显示出工业空间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演变特征;2工业空间总体扩展方式为向外扩展,但具体呈现出"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交通轴向扩展"的特点;3工业空间演化呈现郊区化显著、多中心分布以及工业多次搬迁且不连续性的特征。在上述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因素、开发区的成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制重组、城市规划以及交通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043110012)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AOCZD201304)
【分类号】:TU984.13;F427
【正文快照】: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城镇土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市场成为调节城市各种功能活动重新配置的主体,从而使城市工业空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核心区向城市边缘区大规模、快速度的工业空间郊区化行为。但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邕健;李楠;董晓玉;;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城市问题;2006年06期
2 陈才,杨晓慧;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与综合布局[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3期
3 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4 冯健;刘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5 田山川;张文忠;;中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6 伍世代;李婷婷;;海西城市群工业空间格局与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7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盛艳;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8 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9 方创琳;刘海燕;;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10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何宽;常强;;GIS和RS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2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张立;;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吴滢;千庆兰;周柳青;;基于GIS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5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6 姜海宁;肖海平;李广斌;袁丰;;长三角五星级酒店空间格局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7 陈定贵;周德民;吕宪国;;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地表水体空间格局演变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3期
8 何容;陈端吕;;湖南省县域单元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陆佩华;陈为忠;余建华;;基于实证取向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孙云华;张安定;王庆;衣华鹏;;烟台市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分析[J];测绘科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敏学;;论市场经济下大城市住房发展的空间影响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杰;;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引导实施评估——以常熟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洁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健;胡冬雯;王敏;黄宇驰;邵一平;;上海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效应回顾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吕可文;梁留科;苗长虹;黄飞飞;;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6 李小建;覃成林;乔家君;葛震远;樊新生;许家伟;苏朝阳;王发曾;吕金嵘;赵俊远;夏为丽;;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陈昆仑;王旭;曾克峰;;体育中心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演变研究——以广州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菊芬;;基于住房需求—供给视角的居住分异机制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问题与对策建议[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春明;;基于点轴理论的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6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磊;采煤驱动下平原小流域生态演变规律及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秀伟;城市居住空间贫富分异现象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温富荣;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白丽月;近二十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文英;基于潜力评价的城市土地扩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勇;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度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朱俊逸;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吴旭鹏;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及优化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浩;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区再开发中的非均衡博弈与治理[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尚意;姜苗苗;吴莉萍;;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3 赵小风;黄贤金;张兴榆;陆汝成;李衡;;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_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4 张兴榆;黄贤金;赵栻泰;王倩倩;陆汝成;赵小风;;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5 曹广忠;刘涛;;北京市制造业就业分布重心变动研究——基于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张超;;城市体系视角下长三角工业空间集聚与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7 孙平军;修春亮;王颖;;“流”视角的长春市蔓延特征与作用机理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8 周春山;冯莉莉;;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布局[J];城市观察;2009年03期
9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10 李盛;中新城市住宅开发初步比较[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岩;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廉莹;我国经济重心与人口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烨;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平军;修春亮;林俊钦;李一曼;;长春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及其行为主体博弈机理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8期
2 张荣天;张小林;;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镇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即将出版[J];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12期
4 吴铮争;宋金平;王晓霞;成弈;张宁;;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5 迟文峰;郝润梅;苏根成;匡文慧;王宏亮;;资源型城镇空间扩展遥感监测分析——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西部资源;2012年01期
6 林兆武;陈晓键;魏书威;;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年06期
7 江雪明;;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扩展理论分析[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10期
8 张宁;方琳娜;周杰;宋金平;江君;;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9 宗跃光;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周期性特征——以美国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10 杨新刚;;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俊杰;王伯铎;刘玉龙;林积泉;张志杰;田萍萍;;环境损益及其空间扩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潘玮;;推动、调控、阻碍——浅谈哈尔滨都市圈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亚滨;潘玮;;哈尔滨都市圈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理臣;;兰州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峰;黄博燕;;浅析我国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动因[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云霞;赵梅;姚士谋;;基于GIS的南京都市区空间扩展规律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晶;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文婷;同城化毗邻城市中辅城的空间扩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巧如;长春都市圈的空间扩展与近域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丁娇;城市地价与凸壳识别的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类型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荣天;县域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雪峰;内蒙古城市化空间扩展的遥感监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金苓;山东省城镇用地扩展空间特征分析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赖淑瑾;基于GIS和RS的福州市城区空间扩展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0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0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