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21:25
本文关键词: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形象地称为工业化的“血液”和“粮食”。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总体水平不高且省际差异显著,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开发”,从宏观战略层面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测度2003-2012年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水平,同时探究当前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主导因素,希望能借此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提升和宏观战略的实现尽微薄之力。本文按照“理论阐述—现状分析—绩效评价—影响因素探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写作。首先,根据EEA提出的DPSIR评价原则体系构建了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投影寻踪模型测算出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投影特征值;其次,将聚类分析法与Arc GIS软件功能相结合,从空间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差异指数模型测度了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时序波动特征,并进一步将绩效值的总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Tbr)和区内差异(Twr),以深入探讨绩效总差异的内部构成情况;最后,提出了绩效影响因素的基本假设,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空间优劣等级可基本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和四级区四类,其空间分布大体呈北优南劣的格局,但随着时间推移,南北两极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缓解;(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省际总差异的时序波动趋势主要呈缩小—扩大—再缩小并最终趋于收敛的特征,并且近年来各等级区的内部差异(Twr)逐渐缩小,而等级区的区间差异(Tbr)在逐渐扩大。(3)现阶段,我国应继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新技术的应用成本,适度调整矿业管理规模,强化巩固矿业宏观政策的效力,加强各省矿业的交流合作,以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绩效水平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健;韩向华;李辉;罗宁波;;土地供应绩效评估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2 王良健;龚星文;朱石牛;;土地违法现象的省际差异及其动态分析[J];资源科学;2014年07期
3 黄小平;刘海;;基于基尼系数的财政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07期
4 张宝友;肖文;朱卫平;;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及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10期
5 栗欣;孟琪;;矿产资源产权理论的基础与现实意义[J];中国矿业;2012年08期
6 乐毅;余永富;张泾生;;中国锰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10期
7 李铭;沙景华;;我国西部矿业投资环境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年03期
8 郑贱成;李晓青;周平;;临澧县矿产资源现状分析与经济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9 张婧;尹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年05期
10 陈莲芳;严良;;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219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1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