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研究
【摘要】: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集群,其发展动力和成长轨迹都与其它产业集群具有显著差异,分析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机制对于解决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驱动因素,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四方面入手建立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仿真模拟运算及效果检验,进一步又通过对相关调控变量的参数设置进行了情境分析和政策讨论。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模拟和情境分析的结论,本文给出了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936;;F416
【正文快照】: S 资源型集群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资源生产和加工为纽带,具有产业内在联系,且在地域上集中的产业群落,世界上很多煤炭、钢铁、石油、有色金属生产基地都具有资源型集群的属性。这类产业集群大多是依托自然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主导产业是基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采掘业,但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斌;;云南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三维演化模式浅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万艳华;曹西强;滕苗;;晋城市资源型产业空间转型的原则与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肖春梅;;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新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国刚;;循环型农业与黑龙江省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杜宏茹;张小雷;曹建标;李雪梅;;资源型产业集聚与绿洲城市化空间作用机制与模式——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银川工业转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铁 通讯员 石福全 于晓锋;沙地里聚起非资源型产业[N];通辽日报;2008年
2 记者 郭志丹 陈志强 陈发胜;引进非资源型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经济[N];闽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积极有效发展非资源型产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妍;打好非资源型产业这张牌[N];国际商报;2011年
5 刘少雄邋钟德彪 马斌;永定县突出非资源型产业发展[N];闽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柯士雨;用循环经济理念 提升资源型产业[N];贵阳日报;2008年
7 路森;加拿大新经济主导未来[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8 覃文宇;国家应加大在西部布局资源型产业力度[N];西部时报;2010年
9 王尔德 方旭燕;以有限的资源换取新型产业[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齐新;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工业园区大显身手[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白云朴;环境规制背景下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房建东;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姚玉舟;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刘玉珂;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李玉荣;森林资源型产业的政府规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霏;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额尔灯敖其尔;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动态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吴雪光;娄底市资源型产业整合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范海滢;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5 王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哲学基础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曹西强;晋城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虹光;实现贵州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8 廖文华;贵州省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9 黄文芹;矫正西部资源型产业生态负外部性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10 陈胜男;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贵州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2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3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