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能源技术变动对中国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影响——基于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9 04:30

  本文关键词:能源技术变动对中国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影响——基于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技术变动 CGE模型 MCHUGE模型 节能减排


【摘要】:本文基于通过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进而影响产业的资本存量的累计建模理念,借助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分析了三种场景下能源技术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产业资本收益率、产业发展及节能减排的影响程度,得到一段时间内各经济变量变化的大致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技术变动在短期和长期中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要素市场及节能减排都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短期内能源技术的正向变动有利于提高各产业资本收益率,拉动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能源使用技术变动对非农业相关部门的产出水平均产生了正向的偏离,而对农业相关部门并没有完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能源使用技术变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JL00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5049、12JJ5038) 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2014RS4015) 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分类号】:F426.2;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生态、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和复杂的挑战之一。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主要通过消耗矿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其排放量约为3750亿吨(WMO,2012)[1]。2011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政;林杰;;碳排放、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2 钱斌华;;基于长三角二省一市的碳税开征模拟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6期

3 杨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守春;董秀成;;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9年01期

5 陈宇峰;陈准准;;能源冲击对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4期

6 温丹辉;;美国碳关税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分析——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7 姜林;;环境政策的综合影响评价模型系统及应用[J];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8 樊茂清;周亚颖;;能源价格变化、技术变化和信息化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5期

9 黄泰岩;张培丽;;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10 赵昕;郭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及其动态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皓;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燃油税征收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与政策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健;赵柳榕;王济干;;能源结构的Logistic模型及其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2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3 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4 安钢;;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9年06期

5 张晓斌,唐舰;“入世”对中国出版者意味着什么?[J];编辑之友;2001年01期

6 毛敏,何少武;关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综合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7 贾敬全;;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理论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8 邓柏盛;宋德勇;;Why FDI helps China’s environment but exports do not[J];China Economist;2008年06期

9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10 张志仁;中国能源税制改革的趋势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王璞;;环境税理论与实践及在我国的基本构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赵永;王劲峰;;土地利用变化CGE模型及模型中对土地要素的处理[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王发曾;王新涛;吴国玺;万年庆;张本昀;王岩松;赵永;高建华;王倩;;第十一章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土地承载力[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6 李琰;;浅议低碳经济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及对策[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赵玮;孙晓琳;;“入世”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仿真分析[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赵博;倪红珍;;基于CGE模型的北京水价改革影响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国华;马衍伟;;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石艳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我国石油开发政策模拟与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冠逸;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少超;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俐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我国绿色税收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焕娟;湖南极端降水灾害区划及影响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超;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徐望坡;上海对外贸易与当地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祝玉坤;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制构建研究[D];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

10 魏群;中国环境税制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琦;过建春;;海南省CGE模型的理论框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2 孙琳琳;任若恩;;用Hedonic函数估计中国PC机价格指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黄英娜,郭振仁,张天柱,王学军;应用CGE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实施能源环境税政策的可行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2期

4 王京芳,刘丽丽,盛其杰;环境税的倍加红利效应及CGE模型对其的支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3期

5 陈裕海;开征燃油税的正负面效应分析及几点建议[J];财金贸易;1999年07期

6 于立;王立军;侯强;;资源性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0期

7 朱洪仁;燃油税开征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财经研究;2000年03期

8 王德发;;能源税征收的劳动替代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2002年大气污染的CGE模型的试算[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9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10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平;中国交通费税改革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罗延发;产品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国家庭轿车市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谭显东;电力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_g;开征燃油税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王炳南;环境税制的经济影响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明;;耐火纤维的发展[J];热处理;2010年06期

2 朱剑明;彭代勇;;世界能源现状与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J];现代车用动力;2009年04期

3 梁广华;;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在节能减排中应用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胡宗义;刘亦文;;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CGE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5 张伟豪;陈晓夫;刘晓英;刘广青;;中国生物质炉灶技术和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6 李志慧;梁玉福;孙鹏程;卞广;;手烧锅炉应用洁净型煤的探讨[J];节能技术;2008年05期

7 卜琛亮;姜玉巧;;燃煤流化床锅炉掺烧炼厂干气[J];节能与环保;2009年07期

8 王伟;吴玉庭;马重芳;刘林顶;;单螺杆膨胀机的初步试验研究[J];太阳能;2009年03期

9 赵效海;;工业汽轮机在小型热电厂热网系统的节能应用[J];通用机械;2011年06期

10 王景;;浅谈工业锅炉节能减排[J];大众标准化;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国;;论锅炉技术改造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葛铭杰;;降低烟厂燃气锅炉燃烧热损失的方法和效果[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童小忠;;大型汽轮机顺序阀运行方式优化试验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3)[C];2008年

4 范广鹏;;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张淑华;杨金生;陈春德;杨兴武;霍长荣;韩志范;;在用发动机机群节能减排潜力的探讨[A];第十三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随林;潘树源;艾效逸;刘贵昌;傅忠诚;史永征;张春雷;;天然气供暖锅炉热能回收利用与工程示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7 王殿亮;高庆荣;;链篦机冷却水循环利用实践[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者一;苏晨;刘锋;安振刚;;物理热与化学热的比价[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苏铭华;;CGI智能变频控制系统在工业锅炉上的应用[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兴全;黄付;;木质废弃物作燃料在有机热载体加热炉中应用技术[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建楠;能源技术进步推进加快 重在工业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8年

2 周英峰 江国成;促进能源环境协调发展 五大领域推动技术进步[N];福建科技报;2008年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李俊峰;中国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领袖[N];北京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杨汛邋王刘芳;二环内医院学校年内有望全用太阳能灯[N];北京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明;李小琳:寻找最优减排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N];中国工业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炜旋;丁强:“新能源主管部门太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尹振茂;反对设限 呼唤以竞争促风电行业发展[N];证券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荣慧;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应在四方面有所突破[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何发岐 何曼青 (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海相工作部博士 何发岐);低碳化经营:能源企业发展新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马伯如;励志竭精图发展 蜚英腾茂美名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新能源风电发展预测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3 呙小明;基于产业层次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蒋国旗;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健;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准准;能源冲击与产业结构转型[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国庆;基于回弹效应的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费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樊丽娟;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亲水性能的实验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09年

5 邓细林;云南省能源CGE模型的节能政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胡成卉;西部经济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王晓晖;企业能源系统能效参数采集、管理与分析模块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达;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翔宇;600MW超临界机组煤种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敏;低碳经济下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3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