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的灰色虚拟水及其政策含义

发布时间:2017-12-01 21:22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的灰色虚拟水及其政策含义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出口 灰色虚拟水 政策含义


【摘要】: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5年和2010年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水排放强度与灰色虚拟水流量,并利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工业出口的规模变化、灰色水排放强度与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灰色水排放强度降低与结构优化有效遏制了出口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灰色虚拟水排放量的增长,实现了工业出口贸易中灰色虚拟水流量的负增长。此外,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水视角下中国利用外贸节约水资源研究”(批准号:13BJY06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化山东外贸结构的节水潜力研究——基于虚拟水的理念”(批准号:ZR2013GM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YJA7902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东省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的资助
【分类号】:F752.62;F424;F224
【正文快照】: 工业产生的大量灰色水(废水)排入江河与湖泊,流入地下,严重污染水资源。全国水资源质量监测网站显示,2011年中国的Ⅳ~Ⅴ类水质(人不能直接接触的严重污染水质)比重高达23%,其中,完全丧失水环境功能的劣Ⅴ类水质比重为17%;同时,地下水被污染也十分严重,Ⅳ~Ⅴ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文,陈强强;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J];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2 姚蓝,李磊,宿伟玲;动物虚拟水概念及其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王新华;中部四省虚拟水贸易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新华;中部四省虚拟水贸易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9期

5 柳长顺,陈献,刘昌明,杨红;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一种选择[J];资源科学;2005年02期

6 罗贞礼,龙爱华,黄璜;红三角区域农产品虚拟水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7 石永琦;孙群晶;何启彦;;浅谈龙江垦区的虚拟水[J];水利天地;2009年12期

8 范思琦;孙黎;;简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该区域内“虚拟水”贸易的促进作用[J];辽宁经济;2007年06期

9 李芸芸;;粮食 虚拟水 能源[J];百科知识;2008年20期

10 魏天宇;原树森;冯建维;;龙江贡献的虚拟水[J];水利天地;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勇;肖洪浪;邹松兵;赵良菊;;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过程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冯浩;吴普特;李百凤;赵西宁;;缺水对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3 李保国;黄峰;;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是实现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根本途径[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曹修煜;母成波;;龙江贡献的虚拟水[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朱晨东;;低碳水利的含义与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俞成明;;基于离散水深点的疏浚土方量计算(浅析三角剖分在测量中的应用之一)[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8 苗阳;鲍健强;;虚拟资源:国际贸易中值得关注的新视角[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何大明;冯彦;;维护跨境水与生态安全,推进地缘政治经济合作[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钢;德国人均每天消耗五千多升“虚拟水”[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常青 ;我国应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N];经济参考报;2004年

3 刘刚 冯建维 本报记者 贾红路;龙江虚拟水价值几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方圆》杂志记者 邰筐;透析一个虚拟水帖[N];检察日报;2011年

5 唯诚;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容低估[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马静;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N];国际商报;2009年

7 本刊记者 刘艳飞;水足迹:让更多人增强水忧患意识[N];中国水利报;2009年

8 毕铭;水利部当选世界水理事会董事会成员[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记者 吴琼 编辑 王晓华;安澜:从碳足迹到水足迹[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程国栋;水资源与水安全研究的创新领域[N];中国水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史长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成丽;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5 陈静;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俊艳;城市水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黄晓荣;宁夏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海涛;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D];北京大学;2008年

9 韩雪;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永智;吉林省西部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虚拟水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令;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潘冰;辽宁省水资源足迹的计算及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关博;基于虚拟水理论的三江平原农畜产品需水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黄小锋;水资源系统安全分析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于茜;新疆实施虚拟水战略构想[D];新疆大学;2008年

7 孙克;中国西北地区虚拟水战略影响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明;长春市1994-2004年水足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江;水工程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亮;水下滑翔机器人实时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2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42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