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转民现状及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军转民现状及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军事工业 民用生产 军用技术 二次开发 军事装备 军工企业 军工集团 军工技术 国防科技 军民结合
【摘要】:正通常,"军转民"特指军事装备等军品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向民用生产领域转移,既包括军事工业的民用生产,即和平时期军事工业在确保完成军工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剩余生产能力,挖掘自身的生产潜力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民品,以发挥军事工业对民用工业的补充和促进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也包括军用技术直接或经二次开发后转移至民用领域应用。军转民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方面,研究目前我国军转民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军转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分类号】:F426.48
【正文快照】: 通常,“军转民”特指军事 程设备等高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化, 装备等军品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 液化天然气等高技术船舶实现自主 员向民用生产领域转移,既包括军 批量建造,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在奥 事工业的民用生产,即和平时期军 运安保、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得到 事工业在确保完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心璞;;中国军事工业百年——探察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J];中国军转民;2008年Z1期
2 白利伟;;浅谈军事工业发展壮大的经验解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8期
3 侯全占;;意大利军事工业的发展[J];现代兵器;1985年02期
4 甘银益;;联邦德国军事工业的崛起[J];国际问题资料;1986年21期
5 吴志革;;军事工业的国际化及其影响[J];现代兵器;1987年02期
6 甘银益;;巴西的军事工业和武器出口[J];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02期
7 李天铎;创新和军事工业转轨[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3期
8 陈云卿;俄罗斯的军转民:国际方面[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6期
9 陈云卿;军事工业及其前景[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0期
10 王坤兴;;日本军事工业向何处去[J];现代兵器;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先觉;;洋务派与早期民间仿洋式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经政所 任海平;世界军事工业竞争格局与产业政策新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闻一;军事工业委员会体制下的军事工业[N];学习时报;2011年
3 特约作者 代鹏;战争肥了美军工业[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罗绮萍;军事工业民营化的全球商机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5 闻一;列宁说:“既管生产,又管分配”[N];学习时报;2011年
6 闻一;金属局的报告:“我们的决定是致命的”[N];学习时报;2010年
7 东方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王天一;大时代的军工投资逻辑[N];上海金融报;2014年
8 万安民 任翔宇;以色列:军事工业日渐崛起[N];解放军报;2001年
9 闻一;海军部门的疑虑[N];学习时报;2011年
10 盛洪;石油需求与国家行为(上)[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安中;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宝罡;丁宝桢与晚清军事工业[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非荼娟;抗战时期军事工业内迁云南的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余晖;江西省军民工业合作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4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7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