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进口关税减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发布时间:2017-12-13 11:21

  本文关键词:进口关税减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进口关税减免 制造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本文运用最为细化的微观数据从企业层面首次研究了进口关税减免对中国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进口关税减免带来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进口中间品关税减免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比最终品关税减免的要大。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分类号】:F752.5;F425
【正文快照】: 表1我国2000~2005年制造业企业最终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关税率行业313233343536373839关税类别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最终品中间品200030.1924.2522.9221.1915.6315.5514.7314.612.8713.5418.181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淼杰;;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宇铎;宋巧;刘海洋;;政府补贴是否正向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J];西部论坛;2012年02期

2 徐蕾;尹翔硕;;贸易成本视角的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解释[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张斌;李菁;;中国纺织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基于上市公司2001~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商务研究;2012年02期

4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5 史青;;出口和生产率:基于异质性企业的实证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8期

6 刘伟丽;陈勇;;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质量阶梯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1期

7 简泽;段永瑞;;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8 周圣强;朱卫平;;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9 谢孟军;王立勇;;经济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36国(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10 田巍;余淼杰;;企业出口强度与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勇兵;盛月;周世民;;生产补贴会促进企业出口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2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3 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4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5 陈永伟;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4 袁方;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陈永伟;资源错配:问题、成因和对策[D];北京大学;2013年

6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胡宗彪;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服务业生产率[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覃琼霞;农产品TBT贸易效应测度偏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毛其淋;贸易自由化、异质性与企业动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笑牧;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菁;中国纺织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陈艳;出口贸易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李娟;基于产业链的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雯;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分析[D];东华大学;2013年

6 杨庆磊;论异质企业的建模[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崔红辉;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决策互动机理[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吕文婷;中小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冷晓燕;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的“邻近—集中”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李艳军;贸易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效率:1986-2010[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千里;罗斯基;张轶凡;;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煌;;提高生产率是促进小企业工资增长的关键[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2 鲁开垠;;服务生产率:一个亟待开发的经济研究领域[J];经济纵横;1990年12期

3 冯海发;;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及增长模式[J];经济研究;1990年05期

4 张德霖;中国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1年05期

5 李京文;郑玉歆;;改革与中国生产率的国际研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10期

6 许昌平;方涛;;生产率差异和企业进入退出[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7 金钰;;服务业生产率零增长之谜[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8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9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10 王业斌;陈鹏;;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78-2010[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王玲;涂勤;;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6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in S. Feldstein邋实习生 白杰;收入,生产率,哪个增长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3 程海东;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经济再十年[N];解放日报;2011年

6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展望激流涌动的亚洲经济[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徐翼;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还有距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中国的比较优势哪里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薛莲;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与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罗国亮;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文;服务生产率的测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王海涛;我国服务企业服务生产率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4 瞿f3峰;服务业生产率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熊瑞祥;干中学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湘潭大学;2012年

6 余嘉佳;中国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7 张进;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一力;生产率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9 雒颖娜;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豆振江;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4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84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