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
【摘要】:以中国汽车行业1995—2008年创新联盟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整体网络结构、企业的网络位置、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性质四个方面探究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的结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于企业的结盟行为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而网络密度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中介中心性对于企业结盟的影响呈倒U形;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创新网络中自主品牌的企业更易于与其他企业结成联盟伙伴.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集群与联盟:复杂创新网络中企业嵌入与动态抉择的中国实证”(7100306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群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10YZ23)
【分类号】:F426.471;F273.7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更加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共同开发或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从而实现加强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敏;李孟刚;;中国汽车产业 博弈外资的尴尬[J];财经界;2007年02期
2 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3 刘冰;符正平;邱兵;;冗余资源、企业网络位置与多元化战略[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4 谭劲松;何铮;;集群自组织的复杂网络仿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朱宇;陈艳莹;叶良柱;;学习能力与企业的技术联盟伙伴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6 谢永平;毛雁征;张浩淼;;组织间信任、网络结构和知识存量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以知识共享为中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4期
7 陈良兴;赵晓庆;郑林英;;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通信企业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2年01期
8 李金华;;广义创新网络的演化结构及其现实意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9 赵炎;郭霞婉;;结构洞度对联盟网络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7期
10 王育晓;网络环境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J];现代企业;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国;邱静;刘冠军;;基于多元加权网络的装备维修保障组织结构动态演化模型[J];兵工学报;2012年04期
2 蔡宁;黄纯;;集群风险与结构演化的复杂网络仿真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周立新;刘伟;;网络位置、组织学习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承诺的调节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产业集群广义创新合作网络演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曹兴;龙凤珍;秦耀华;;基于知识转移的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J];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6 来向红;王文平;;基于企业之间活动相互依赖性的集群规模演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11期
7 刘冰;符正平;邱兵;;冗余资源、企业网络位置与多元化战略[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8 刘凤朝;马荣康;姜楠;;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绩效及演化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9 李浩;;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知识管理框架及进展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10 侯广辉;张键国;;企业社会资本能否改善技术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新敏;吴丽娟;王琳;;权变视角下企业网络位置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关系强度和结构对等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邵云飞;黎丽;范群林;;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阶段研究——以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党兴华;张巍;;网络位置、企业能力与知识权力——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叶作亮;代丽;高千惠;;油荒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实际品油供应网络的建模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陈运森;;“结构洞”网络位置与商业信用[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海龙;肖剑杰;;半导体产业模块化知识网络对发明效用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俊;企业网络与知识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方永恒;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星;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多主体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网网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纯;基于焦点企业的集群风险传导与扩散研究:自组织行为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8 曾剑平;基于模糊集的自适应伪装入侵检测算法及其在ASP服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刘小鲁;企业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王灏;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丹;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法代;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企业竞合网络博弈建模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蒋玉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郑军;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何霞;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D];暨南大学;2011年
6 罗岚;建筑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陈婷;企业网络与创新模式[D];汕头大学;2011年
8 郑素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机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朱涛;技术链构建过程中的联盟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宋琳;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管理环境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耀吾;张平;;高技术企业联盟所有权配置动态博弈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2 张书军;李新春;;集群资源、战略网络与企业竞争力[J];产业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3 李世鹤;;TD-SCDMA——访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J];电信技术;2006年02期
4 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5 李晓翔;刘春林;;高流动性冗余资源还是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一项关于组织冗余结构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
6 杨锐;黄国安;;网络位置和创新——杭州手机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7 蔡兵;论企业技术联盟的类型与一般发展特征[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8 谢洪明;刘少川;;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10 何铮;谭劲松;;复杂理论在集群领域的研究——基于东莞PC集群的初步探讨[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峰;王静华;;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宝鸡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关系的调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保胜;;共同创造与GVC嵌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治理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虹;;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4 赵金楼;徐小峰;邓忆瑞;;网络环境下船舶行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5 李兴文;刘雪强;;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几点思考[J];北京汽车;2006年03期
6 张研;王浩;赵树宽;;我国区域汽车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现代情报;2008年10期
7 桂萍;;企业创新网络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0期
8 司建波;;加快构建虚拟汽车产业集群[J];新长征;2008年10期
9 史修松;徐康宁;;基于创新网络的建筑业竞争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10 田红娜;;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峰;;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宝鸡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关系的调查[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敖雪明;龙海英;王桂岭;;大震前震群的时空分布动态演化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丹;纪永军;于惊涛;;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赵建强;李翠翠;;传统制药产业群创新网络结构优化路径分析——以石家庄制药产业创新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江淮;张晓云;;从国际代工到国际研发:价值链攀升的动态演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7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9 赵会群;孙晶;魏莹;王文文;;服务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方法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施宏伟;索利娜;;基于服务创新网络的城乡统筹与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创新网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N];安徽日报;2006年
2 汪永安 通讯员 尔实;建设科技创新网络 支撑安徽跨越发展[N];安徽日报;2007年
3 肖文;EMC建成全球协作研究网络[N];中国税务报;2007年
4 边锋;Lycos创新网络广告“卖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尔实;加快科技创新网络建设[N];安徽日报;2007年
6 王月娟;用发展的思维创新网络管理方式[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丽华;方正:创新网络科技与文明[N];国际商报;2000年
8 陈凯;创新网络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N];团结报;2004年
9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主办;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经济辐射[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记者 景峰;大地生命的细胞 可持续的创新网络[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良民;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知识流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姚瑞;基于资源的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冯荣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大企业知识溢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雷井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赵斯亮;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及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姚毅;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洪龙;面向对象—构件的软件动态演化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网网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松;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志军;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怡;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龚南安;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成;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园区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鲁新;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丹;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瑞;集群创新网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韦韦;基于产业功能区的企业间创新网络合作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9 李翠翠;石家庄制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郑素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机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5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8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