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生态低碳实现途径
本文关键词:有色金属行业生态低碳实现途径
【摘要】:应用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产业链的规划设计方法,探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上采矿、选矿、冶炼与加工环节在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低碳改造与规划设计相结合,采矿与选矿企业生态低碳化,冶炼与加工企业生态低碳化,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生态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的生态低碳实现途径,以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资助(编号:10YJAZH117) 江西理工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计划资助(编号:jxxjzd10006)
【分类号】:F426.32
【正文快照】: 生态低碳发展,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倡导“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运行的产业模式。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循环”与“梯级”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有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高英;;有色金属矿山废水管理研究[J];中国矿业;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庆芝;何枫;雷家殨;;环境约束下的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10期
2 张建玲;徐盛华;刘亦晴;;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3 周健;汪雄;方婷;;基于S-GA的连铸热轧工序成本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3期
4 金尚勇;许永;刘峰彪;;高浓度泥浆法底泥排入尾矿库的可行性研究[J];矿冶;2014年05期
5 SUN Wen-qiang;CAI Jiu-ju;SONG Jun;;Plant-Wide Supply-Demand Forecast and Optimization of Byproduct Gas System in Steel Plant[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3年09期
6 常庆明;靳振伟;程平平;李亚伟;董良君;;干熄焦炉内三维流动及传热的数值模拟[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影;马敏;陆轶峰;;云南地区矿山废水中铅污染现状调查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何志朋;钢铁企业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3 沈浩;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成霞;天津市工业能耗预测与节能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叶骥;SDS和PVP强化生物淋溶锰矿废渣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刘磊;莱钢1080m~3高炉TRT发电分析与建模[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兆武;刘茉;;矿山含铜酸性废水处理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2 赵玲;王荣锌;李官;陈明;;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及源头控制技术展望[J];金属矿山;2009年07期
3 沈佩忠,雷兆武;利用矿山酸性水选硫的试验研究[J];江西有色金属;2002年03期
4 陈明;倪文;黄万抚;;反渗透处理金铜矿山酸性废水[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5 曹斌;何松洁;夏建新;;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2 尹琦,朴赫夫,刘秉钺;纸业生态产业链设计:由传统造纸工业向生态化纸业的转移[J];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3 岳琴;生态产业链的会计核算体系[J];经济师;2003年06期
4 汪毅,陆雍森;论生态产业链的柔性[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5 苑清敏;葛春景;;虚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J];生态环境;2006年06期
6 春风;;绿色财富 和谐发展——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构建生态产业链纪实[J];中国医药指南;2006年04期
7 王崇梅;毛荐其;;工业园区产业链生态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陈瑾瑜;王朝全;;博弈论在构建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分析[J];生态经济;2007年10期
9 郑荣翠;刘家顺;;两种不同类型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1期
10 唐亚军;郗永勤;;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霍莉;王少平;何文佳;李靖;;综合型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段跃芳;张绪宝;;三峡库区农村生态产业链稳定机制探讨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企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凡夫;张艳萍;;“生态立市”内涵的诠释与前景分析[A];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陈宏观;周建生;杨晓君;;传统农业的生态化转型研究——以东台市生态农业建设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5 钱光人;仉博;刘强;边华丹;;金桥生态工业园规划中生态产业链的设计[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秀丽;;关于构建滨海新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养忠;4.85亿拉长韩城生态产业链[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强 记者 金林;旺苍打造生态产业链[N];广元日报;2007年
3 刘海根 彭建新;新干打造生态产业链[N];人民日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解小如 通讯员 王书元;四条产业链拉动循环经济[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主持人 尹伟伦 整理 嘉星一族;我国的生态矛盾[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田晓;形成良性循环生态产业链[N];经济日报;2010年
7 王彦鹏;生态产业链鼓起农民“钱袋子”[N];白银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汝辉;肉牛养殖一体化带动珲春生态产业链[N];中国商报;2013年
9 王念;生态探路迎来“一城清爽”[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李贵日 陈派宏 易佳军;蓝山崛起生态产业链[N];湖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秀丽;生态产业链运作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国弘;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丰立祥;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曲丽丽;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机理与拓展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韩玉堂;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系统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关琰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卫国;长春市生态功能分区与调控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丽丽;生态产业链成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敏;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网分析及其稳定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小君;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稳定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迎新;虚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军花;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徐士琴;生态产业链网络均衡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f ;面向生态产业链的信息集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舒涛;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淦晶晶;废旧纺织品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范青松;造纸企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9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