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平板电脑组装设备方案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平板电脑组装设备方案分析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设备效率 离散事件 仿真建模 FlexSim
【摘要】:目前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其生产线上也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如何确保生产成本能够得到合理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发现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际生产效率与评估标准由较大的差异,导致企业定价也有偏差,利润被侵蚀。为了对生产成本进行准确评估,研究原有评价方案,发现传统评价方式只是基于静态的评估方案,单纯从设备运行的平均时间和成本进行简单统计评价。但是实际生产作业充满了离散事件的影响,设备无法达到静态评价的效率。为了能够对设备实际运行的效率进行评估,故需要引入离散事件的仿真工具对设备效率进行评估,从而对企业定价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利润损失。本文将离散事件的概念引入到设备评估当中,对离散事件进行数据收集以及解析,并且使用Flex Sim对系统进行仿真建模,从而得出一种较全面评价设备效率的新方法。在此方案的的实际运用当中,对某款平板电脑生产线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其数据规律的深入解析,然后进行建模设计和运行,完成数据收集之后得出与传统方案不同的结论,不仅仅更准确的描述了生产线的实际状况,更为决策层提供了更多参考方向,完成对生产线的设备优化配置方案以及产品定价方案的确定。从仿真研究成果和实际运行状况相对比,而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评价方案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生产实践状况,能够克服传统的设备效率评估方案的缺陷,为企业进行准确定价提供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07.6;F273;TP3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薇;姚益平;慕晓冬;;基于事件图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2年07期
2 杨新华,林健;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1年02期
3 李俊红;杨洪斌;吴悦;;基于乐观策略的并行离散事件模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01期
4 张耀程;乔海泉;李革;黄柯棣;;并行离散事件仿真中的回退和持续机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1期
5 邓书晶;;计算机离散事件仿真的原理[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6期
6 苏年乐;吴雪阳;李群;王维平;朱一凡;;基于多核平台的乐观并行离散事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4期
7 段平;;分布式离散事件模拟的进展与问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8 张耀鸿,沙基昌,罗雪山;分布离散事件仿真的集中同步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1年01期
9 周喜明,吴悦,杨洪斌;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仿真核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年16期
10 周喜明,吴悦,杨洪斌;时间偏差的并行离散事件模拟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心和;于海斌;刘长有;王黎明;;离散事件星序列的代数求和与求积[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罗海鹏;;复杂生产过程中的离散事件问题研究通过鉴定[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乔海泉;鞠儒生;张锰;李革;黄柯棣;;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内核及其回退框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心和;于海斌;刘长有;王黎明;;离散事件星序列的几何求和与求积[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王婷;;一种新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平台的框架设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王缓缓;胡斌;石永;;离散事件与基于智能体的集成模拟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典伟;吴智铭;;实时离散事件系统建模[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胡斌;牛飞;;离散事件仿真和定性仿真的集成及其人-物互动仿真应用[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沈剑峰;金淳;霍琳;;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信息系统性能测试方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兆春;徐心和;柏立军;王梅生;;离散事件过程监控的代数方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唐文杰;基于CMP+GPU异构计算系统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张佳峰;可重构离散事件控制系统的建模与验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莉丽;基于多核集群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晓锋;提高大规模离散事件网络模拟性能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颖星;面向复杂系统应用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张耀程;通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环境及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王兵;逻辑进程范型的形式语义、算法评估及其在空间随机仿真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寿光;基于简化技术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器的综合[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俊;基于本体的石化企业数学知识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方伟波;基于Petri网展开理论的离散事件系统活性控制器综合[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3 段德超;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平板电脑组装设备方案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侯波南;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概念建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何骏;通用离散事件仿真平台的设计开发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刘子昱;分布式离散事件仿真平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李发刚;并行离散事件仿真运行信息记录与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盈;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赵宇亮;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多核并行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孙太怀;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7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32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