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10:47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分析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计量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摘要】:第二产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也是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产业,而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却被冠以 世界制造工厂‖的名号。制造业资源依赖性强,创新能力不足,附加价值低等问题凸显,亟待转型升级。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除了制造业本身的影响因素之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有助于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黑龙江省是以发展工业为主的省份,曾经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但是近几年工业产值在全国排名下降,制造业发展较全国水平而言也比较滞后。研究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强弱,有利于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更好的促进两大产业发展,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本文对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促进作用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两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用数据并通过对比等方法反应两个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对比和总结,得出了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目前能过促进制造业的升级,但是由于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促进作用有限。在第四章中建立了两个模型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促进作用的大小。首先用计量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促进制造业整体升级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是正影响。随后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对细分行业之间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部分,运用两种方法从整体和部分都进行了分析,较详细深入的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之间的促进作用。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使实证研究完整而准确。研究最后,针对本文得出的结论,分三个方面分别对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给出了建议,以加强这种促进作用。
[Abstract]:The secondary industry i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China, but also the largest pull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lthough China is a large manufacturing country. Howeve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known as the manufacturing factory in the worl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resources,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low added value, and so on, so it is urgent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At present, many scholars think. In addition to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sel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study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 province which mainly develops industry and was once the heavy industrial base of our countr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 the country has dropp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lagged behind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level.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to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trong or weak. It is beneficial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wo industries,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two industries is analyzed. With data and through comparison and other methods to reflec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and through comparison and summa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ducer servi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a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ever,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limited. In chapter 4th, two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promoting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Firstly, the econometric model is used to promote the overall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t is concluded that producer service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and then use input-output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promotion effect between subdivision industries,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is part. Using two methods from the whole and part of the analysis, more detailed in-depth study of producer services between the promotion of manufacturing. The two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Make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omplete and accurate. Finally, in view of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are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is promotion.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7;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保启;李为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吴曙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协同关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3期

3 陈永莲;;以集群方式推动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4期

4 孙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市场;2010年13期

5 郭琳;;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5期

6 方芳;;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J];学理论;2009年32期

7 钟韵,闫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5年03期

8 周明生,王辉龙;浅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J];南方经济;2005年10期

9 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10 刘岐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增强城市竞争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莉;;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鹤春;张怀野;;推进沈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对策构建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第六章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7 于琨;张展;李怀忠;;生产性服务业与辽宁生态省建设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李四化;;关于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刘向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诸暨市委党校 斯妙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制造业升级[N];绍兴日报;2011年

2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黄建军;梅兰进军生产性服务业[N];泰州日报;2008年

3 胡虎;进军生产性服务业正当时[N];人民邮电;2008年

4 记者 肖新华;新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N];温州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李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商竞相入驻江桥[N];东方城乡报;2009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7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转型保增长[N];人民邮电;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玉峰;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天钢路[N];天津日报;2009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佳元;水平不同 政策各异[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回暖阶段上海如何加速转型[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孙青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李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樊文静;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D];浙江大学;2013年

9 贾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张志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善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曹亮;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志伟;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贾学明;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钟雯;工业化后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42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