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出处:《企业经济》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评价模型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起来,对2004-2013年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子系统与农业子系统的耦合效应和产业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和农业处于中级耦合、弱度失调阶段,同时两种产业的关联性非常高,显示该两种产业是非常适合通过耦合进行发展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upgrade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The model is combined with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ocation entropy. In this paper, the coupling effec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subsystem and the agricultural subsystem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 are analyzed empir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Jiangxi Province's biomedic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re in the intermediate coupling stage, weak degree of imbal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is very high. It shows that the two industries are very suitable for development through coupling.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招标项目“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到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批准号:ZD05)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测度与仿真平台开发应用研究”(批准号:KJLD13032)
【分类号】:F426.7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及新需求的产生、拉动而出现的、对一国竞争力或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行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分支,因此,研究其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2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3 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4 李磊;刘继;;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4期
5 张倩男;;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2期
6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周国兰;;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勇清;曾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邱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财税对策——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3 陈爱雪;;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互动发展分析——基于内蒙古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9期
4 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研究成果述评——基于技术分析脉络的理论研究节点梳理[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5 万长松;;战略性新兴产业哲学问题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吴艳;贺正楚;;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研究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陈文俊;贺正楚;吴艳;;基于R&D指标的先导性战略新兴产业发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8 贺正楚;戴宏武;吴艳;王洵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陈杰;贺正楚;吴艳;蒋佳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J];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10 傅喻;;中国新能源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基于1998—2010年海关数据[J];调研世界;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竹兵;;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及对天津的启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2 贾品荣;;技术层面的新兴产业培育模式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3 贾品荣;;技术层面的新兴产业培育模式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常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赵春燕;森林景观斑块边缘效应和耦合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3 林义镇;台湾量贩业战略联盟合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郑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黎春秋;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惠娟;基于城市能力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陈玉娟;知识溢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童藤;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爱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李勃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钦;基于UTAUT模型的传统产业员工IS采纳后阶段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曾铁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曾丹;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决策理论及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延泽;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袁婷婷;临沂市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艳;基于知识发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矫艳萍;集群视角下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玉;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夏小青;怀远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立新;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3 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4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5 李娜;孙才志;范斐;;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6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7 鞠晓伟;赵树宽;;产业技术选择与产业技术生态环境的耦合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8 凌捷;苏睿;;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6期
9 刘新平;孟梅;;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年01期
10 柴莎莎;延军平;杨谨菲;;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谷建全;[N];河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新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重庆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11期
2 潘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生物与医药产业国际创新园[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3 陈洁;;从美国回中国,从中国闯世界——记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春麟博士[J];浦东开发;2009年09期
4 马文峰;;医科大学科技园发展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产业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1期
5 王善造,戴镇海;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创业基金[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6期
6 黄漫翔,林万莲;世纪之交的生物医药产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9年08期
7 ;上市公司投资生物医药状况一览表[J];医药世界;2001年05期
8 刘慧;胡天佑;;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浅析[J];中国药业;2006年01期
9 李焱;田宝印;;大兴西瓜节谋求中外共赢[J];投资北京;2006年06期
10 何榕;;泰州变身生物医药集聚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动态及发展趋势[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2 张文河;邓尊贤;张广军;;生物医药孵化器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实践及问题的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3 邓尊贤;张广军;;生物医药孵化器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实践及问题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张阳德;;纳米生物技术及我国的研究应用现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前言[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潘自航;;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任重道远[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7 杨国锐;杨庆尧;杨晓彤;;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潘自航;;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任重道远[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潘寿砖;张翠娥;;浅谈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实际体验[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1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A];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会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报实习生 李享 记者 张维维;滨海生物医药走进产业化时代[N];滨海时报;2010年
2 李杰;生物医药将成深圳支柱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昨在青岛高新区奠基[N];青岛日报;2010年
4 田洪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 在青岛奠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亟寻“特色名片”[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罗争光;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揭牌[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马建忠;空间巨大 中国布局下一代技术革命刻不容缓[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袁福荣 洪姝翌 王芳;苏州生物医药腾飞的“秘笈”[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晋娜;科技部与重庆市共建两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闫岩;奉贤开发区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N];国际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湘博;面向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新霞;光纤化学传感器、仪器系统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3 沈虹;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蒋毅;中国制药企业新药创制战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5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帆;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鲁菁;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唐利军;健康相关产品评价暨动物实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的建立[D];武汉大学;2013年
9 吴楠;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杨东;水溶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刚;生物医药产业园生产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郑允河;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梅红建;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程磊;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林;江门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探析[D];兰州大学;2013年
6 武春晖;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汪世碧;基于生物医药孵化器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伟杰;生物医药产业园试产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绪英;基于全球创新网络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福银;十堰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3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43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