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群体与阶级: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纱厂工人——兼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1-19 23:00

  本文关键词: 纱厂工人 国民党 共产党 劳资关系 工人阶级的形成 出处:《学术月刊》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数以万计的武汉纱厂工人,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诉求,共同与工厂"规训"相抗衡,由此为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的社会动员提供可能。中共力图塑造认同"阶级斗争"的工人,"五卅"后加强对纱厂工人的动员。北伐后,在国民党左派"扶助"下、中共领导的纱厂工会向资方厉行"阶级斗争",为工人争得诸多权利。但这种政治上的权利超出资方所能承受的供给能力,致使工厂关停、市场衰乱,中共转而要求工人停止阶级斗争,国民党左派则镇压共产党及其工会,国共合作随之破裂。"宁汉合流"后,武汉党政军机关倡行劳资合作,先后对纱厂工会进行改组和整理,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劳资双方仍是纠纷频仍。纱厂工人出于生存需求,在斗争与合作之间自行选择自己的抗争方式,缺乏阶级认同;他们虽不乏斗争性,但不能团结,缺乏自我认同。纱厂工人未能形成一个实在的阶级,而只是一个群体。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形成不是先验的理论预设,而是复杂多变的历史关系的产物。
[Abstract]:Tens of thousands of Wuhan cotton mill workers, with similar lifestyle and spiritual demands, and the factory "discipline" together to compete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KMT's social mobilization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ried to shape the workers who identified with the "class struggle." after "May 30th," they strengthened their mobilization of the textile mill workers. After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y were "supported" by the KMT's leftists. The textile mill trade un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nforced "class struggle" against the management and won many rights for the workers. However, this political right exceeded the supply capacity that the investors could afford, resulting in the closure of the factory and the chaos of the marke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stead demanded that the workers stop the class struggle, while the Kuomintang left suppresse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its trade unions, resulting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KMT and CPC cooperation. After the "Harmony between Ning and Han dynasties", Wuhan's party,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organs advocated labor and management cooperation. The union of yarn mill was reorganized and arranged successively, but it failed to reach the expected goal, and the labor and management still had frequent disputes.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mill workers chose their own way of fighting between struggle and cooperation. Lack of class identity; Although they are not lack of fighting, they can not unite and lack self-identity. The mill workers failed to form a real class, but only a group.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modern China is not a transcendental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It is the product of complex and changeabl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商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劳资关系研究”(2009JJD770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6.81;K26;C912
【正文快照】: 在以往中共党史、工运史话语中,工人总是与“阶级”和“革命”联系在一起。中共早期党员出于革命形势发展、催生革命风潮之需要,强调中国工人在“五四”后即登上革命舞台;但这一“现实”的结论,却衍生出一种影响深远的研究模式,即以“自在”向“自为”的转变作为中国工人“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颖;陈独秀与中共五大[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2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吴永;;近代知识精英的“国民”话语及其政治维度刻画——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朱荫贵;;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苏熠慧;;从“失语”到“用脚投票”——农民工阶级认同的建构[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7 马连儒;;斯大林加速中国大革命全面失败的三大错误[J];北京党史;2009年01期

8 林林;;法律文化生态:冲突与分化[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9 张志顺;王圣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两重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10 沈杰;;“仇富心理”何以可能——对北京市和杭州市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秦德君;;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择定与集体行动——政治设计视野中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演进路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刘建洲;;工人阶级意识:从马克思到汤普森的理论探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5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俊亚;;中国近代的资本集中及其经济功能[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7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8 蒋伯英;;北伐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黄毅峰;;再论政府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选择——由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怪像”现状引发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倪稼民;;制度安排公正与和谐社会[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政府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甘茂坤;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玉洁;“村民自治”背景下新疆村民对村干部满意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2000年01期

2 李炜;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3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5期

4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华;苏少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4期

2 任军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在劳资关系调节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3 史莉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处理劳资关系的政策[J];史学月刊;2009年07期

4 霍新宾;;劳资关系与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劳资关系变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9期

5 洪驰;申丹虹;;论和谐理念与企业劳资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6 卢一心;阿威;;开启劳资关系的新时代[J];厦门航空;2010年07期

7 ;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J];福建政报;1950年03期

8 李巍;略论加拿大劳资关系的演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李方祥;;“五反”运动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劳资关系的调整及其经济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周剑云;;略论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模式的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强;劳资关系协调 政府作用不可替代[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处理好劳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3 王龙玉;我市举行首届“好老板、好员工”颁奖仪式[N];金华日报;2006年

4 符启林 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劳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罗斌;劳资关系和谐需要法律支撑[N];南方日报;2007年

6 任一龙;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落国和;对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8 刘克梅;劳资关系是一种“镜面效应”[N];工人日报;2007年

9 丁晓钦 整理;当代世界劳资关系的动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N];中国经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志栋;毛泽东劳资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孟钟捷;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社会转型期新型劳资关系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廖继兴;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伦理透视[D];华侨大学;2009年

3 郭志栋;建国初期我党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政策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0年

4 程芳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斌;二战以来英国劳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8 郑学敏;国企改制前后劳资关系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刘书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劳资关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杨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5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445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