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利用规模开发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抓手
本文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采矿回收率 选矿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集约利用规模开发 出处:《中国矿业》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从分析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的因素入手,指出在人为可控因素中,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规模开发水平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以下观点:匹配矿山规模与矿产资源储量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约程度;推广新技术应用是进行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规模开发的重要保障;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规模开发水平是衡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规模开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three rates"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among the man-made controllable factors,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scale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key factors of "three rates"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given. On this basis,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are given: matching the scale of mines and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can improve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Popular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level of scale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three rate indexes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跟踪分析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120353)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敬华;陈甲斌;;论矿山环境治理[J];中国矿业;2006年08期
2 赵军伟;郭敏;赵恒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构想[J];中国矿业;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曹晓凡;周黎;;对修改《矿产资源法》的几点浅见——以矿山环境保护为重点[J];矿业工程;2008年04期
2 万鹏;殷陶刚;;铀矿三废及治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2期
3 肖惠海;陶知翔;;矿山环境保护和管理策略探讨[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年01期
4 宋凯;;论山西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吴林燕;夏菲;吴为荣;;铀矿山环境污染治理及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1期
6 景明;方坤;;浅谈矿山环境恢复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9期
7 吴学伟;;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0年15期
8 张博;吕晓岚;马宏杰;;资源竞争力评价新方法:以整装勘查区为例[J];中国矿业;2013年S1期
9 赵淑芹;刘倩;;基于DEA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效率评价[J];中国矿业;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海峰;商照荣;陈方强;;浅谈铀矿山三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对策[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欣;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媛媛;矿山生态恢复与补偿费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宫照魏;我国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4 章洪涛;承德市周台子铁矿矿山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枝;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张津;论我矿山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环境责任[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雪岩;齐大山铁矿主要地质灾害及治理[J];矿业工程;2003年03期
2 金小燕,赵亚辉;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南地质;2002年02期
3 冯安生;;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及集约利用的思考[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1年Z1期
4 赵军伟;;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效率之我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德镳;钽铌选矿回收率的合理计算[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1年06期
2 刘玮;加强矿石性质对比研究 提高多个成矿区域的矿石综合选矿回收率[J];有色冶炼;2002年06期
3 赖兆添;姚渝州;;采用原地浸矿工艺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山“三率”问题的探讨[J];稀土;2010年02期
4 ;注意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选矿回收率[J];云南冶金;1975年04期
5 毛钜凡;马云标;曲辄;张定一;杨奉兰;;提高贫镍矿石选矿回收率的工业试验[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0年01期
6 王宗俊;;提高新疆地区钽铌选矿回收率的几点看法[J];新疆有色金属;1987年01期
7 李祥仪;改善“三率”指标的经济效益计算[J];金属矿山;1994年01期
8 金晓云;张林友;惠世和;;配矿在提高某铅锌矿山选矿回收率中的作用[J];资源再生;2010年01期
9 櫘理_7;;小水i颓錸潧n澐ā玖锊鄄僮骷紙S的革新[J];有色金属;1959年06期
10 王雅富;;提高铜精矿品位的两个实例[J];有色金属;195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怀雨;;我国金矿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彭觥;;论矿山资源管理及降低开采损失、贫化[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册)[C];2010年
3 袁怀雨;李秀峰;;用利润指标代替品位指标圈定矿体[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4 王介甫;许楚彬;;关于矿床工业指标的研究[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5 ;附录5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提纲[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册)[C];2010年
6 熊小放;郭旭东;张文海;;中国铜矿业现状及展望[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徐晓萍;王来平;刘新建;徐亚辉;喻连香;梁冬云;管则皋;张先华;;提高香炉山钨矿钨选矿回收率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兆奎;安涛;刘堆富;张玉成;;甘肃省肃南县小柳沟钨钼矿[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9 李秋玲;段凤梅;;混合用药对提高选矿金回收率的效益分析[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索明武;任华杰;;金渠金矿D6中段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燕;武矿公司释放资源最大潜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刘澜明;昔日“呆矿” 今成“宝藏”[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刘澜明;以技术创新破解资源利用难题[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毋嘉妮 通讯员 汪许东;托里:前8月产黄金2000公斤[N];塔城日报;2010年
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王永生;循环经济:让“呆矿”变“活矿”[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马秀勤 周彬;“小法人”带来的变化[N];中国黄金报;2009年
7 刘萍;利用废矿资源将污染降到最低[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俞祥波;宁化:行洛坑钨矿选矿回收率大幅提高[N];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于德福;德兴矿产综合利用成重要经济增长点[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10 钱东兴;安徽亿元专项资金尝试矿产利用新招[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启富;多金属矿技术经济指标优化与经营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郭芳;矿山监理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彪;提高昆明某砂钛矿选矿回收率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江飞;提高托库孜巴依金矿低品位难选矿回收率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肖礼菁;钨矿资源综合回收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长玖;人工点柱在松树脚矿10-66矿体应用的安全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秦涛;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地下采矿边界品位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方建军;东川汤丹难选氧化铜矿物质组成及浮选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7 武建稳;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朱瑞兵;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刘尧;我国金属矿山绿色发展指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肖诚;边界品位的动态智能测算与改进灰色粗糙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4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51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