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校企联盟的中小硬质合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19:18

  本文关键词: 硬质合金 校企联盟 技术创新 出处:《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技术创新是中小硬质合金企业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校企联盟可以使中小硬质合金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优势。建立和完善校企联盟的运行机制才能使优势落到实处。高校知识转移的意愿和能力、中小硬质合金企业的激励与知识吸收能力、高校和企业各自的收益对校企联盟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
[Abstrac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establish a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emented carbide enterprises. The allianc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an mak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emented carbide enterprises gain the advanta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ly by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llianc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an the advantage fall to the advantage.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centive and knowledge absorption 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emented carbide enterprises and the respective income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alliance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73.1;F426.3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芦亮;校企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海峰;;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路径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刘启强;;创新方法理论发展及特征综述[J];广东科技;2011年01期

3 王俊鹏;王飞;;创新方法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度识别[J];科技和产业;2012年08期

4 陈建忠;;企业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2年24期

5 王智宁;王念新;吴金南;;知识共享商业价值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景一宏;;关于建立和完善高校师生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机制的研究[J];才智;2013年27期

7 王悦亨;李纪珍;陈思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生命周期初探[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4年01期

8 罗强;刘敢新;;科普创作与传播知识链的组织模式创新与激励[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马静;;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赵志强;杨建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提升途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禄仕;赵萌;;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2 于娱;施琴芬;;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微分对策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光;动态联盟演化与知识扩散交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林枫;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创业导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波;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冰峰;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庆敏;科技服务业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7 李山;基于校企知识转移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何炳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集群供应链资本、知识发展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9 张文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彭峰;高技术产业中技术转移与效率变化: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振;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李立望;企业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臧欣昱;黑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国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伯尧;辰宇集团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吴宛蒙;中美日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红丽;河南省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王晶晶;建筑工程设计合理创新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玮;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健;政府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琼;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理论评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鹤;科学发展和“六个必须”[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3 阎敏;;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效应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4 李纲;刘益;廖貅武;;基于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合作研发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12期

5 齐二石;郑晓东;郑轶松;李钢;;基于Web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1期

6 张倩肖;冯根福;;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7 聂萍;江兵;何继光;;基于密切值法的车类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8 刘超;罗洪林;王君祥;;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进程与方向[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9 翟运开;;企业间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及其实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10 魏斌,汪应洛;知识创新团队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洁;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唯平;广东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研究[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4期

2 高金德;论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7期

3 刘素华;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4 赵宏中;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障碍与前景[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任懿奇;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效结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3期

6 宋丽红;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现代企业;2000年09期

7 李小萍,李正墨;百余名专家学者研讨山西技术创新[J];学会;2000年11期

8 杨钰清;贵轮注重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橡胶;2000年08期

9 秦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问题[J];学习论坛;2000年12期

10 ;第二批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已确定[J];冶金管理;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孔来;亓庆亮;王琳娜;;对技术创新与其他相关概念关系问题的认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姜正权;;企业科学发展模式初探——略论技术创新与技术路线图[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强;;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焦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禄仕;王薇薇;;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凤敏;娄克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9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中;塑编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朱森第;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孙金华;化工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金文;技术创新怎么“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柳永祥;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勗谄,

本文编号:1548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548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