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转型、升级与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研究》评介

发布时间:2018-03-27 14:18

  本文选题:中国特色 切入点:理论分析框架 出处:《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摘要】:正南开大学杜传忠教授的专著《转型、升级与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基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的看来,该书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构建起新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兼顾的原则和分析思路,该书对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一般特征、
[Abstract]:A monograph by Professor du Chuanzhong of ZhengNankai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eople's Press, 2013), based on the new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tag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the book has the following innovations: first, To construct a new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reality, unifying history and logic,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book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如兰,徐融;影响会计中国特色的环境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5期

2 贾华强;社区建设重塑大上海——访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J];科学投资;2001年08期

3 丁建军;;论中国特色人本发展观的形成与完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赵培云;郑淑荣;;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J];电子政务;2006年07期

5 魏雅华;;“中国特色”与“伪中国特色”[J];中国改革;2007年01期

6 魏雅华;;“中国特色”与“伪中国特色”[J];经营管理者;2007年02期

7 祝阅武;;第二届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暨中国镇长论坛将在京举行[J];经济;2007年11期

8 李抒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J];决策与信息;2007年12期

9 肖泳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和主题[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若谷;;坚持中国特色 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J];中国金融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阮应山;;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柱;;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邵腾;;突破的进程与完善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几点回顾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王格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7 范浩卿;;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孙振玉;;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实践经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9 贾冰岭;;中国共产党9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春峰;侯远长;;在改革开放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观[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智杰;浅谈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N];光明日报;2005年

2 孙敏;解读“中国特色”[N];战士报;2003年

3 哈尔滨市政府副市长、民进市委主委 张显友;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思考[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李珠 徐博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N];保定日报;2007年

5 张心阳;“中国特色”论[N];北京日报;2007年

6 刘昆;广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7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育英;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8 张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N];金融时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发展见证中国特色[N];凉山日报(汉);2007年

10 何民捷;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梦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杨佳瑛;民主的中国特色[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佳;文本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常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吴沙沙;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华耕;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彩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与价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熊燕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甄建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严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1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71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