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家庭手工业之存续
本文选题:定县 切入点:手工业 出处:《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近代冀中定县家庭手工业的历史表明,手工业存续之原因,既有传统因素的惯性,也有现代因素的刺激,但以传统力量为主,现代因素是在配合传统力量中发挥作用的。最根本的原动力,自古皆然,即以手工业补农业之不足,维持农家生计。但要实现这个原动力,还需要农家自身和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其一,历史传承、农闲时间和机会成本低一直是家庭手工业存在的传统力量,使得农闲不闲,从而缓解或解决了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其二,手工业原料来源扩大,既有传统原料,又有现代原料,但以传统原料为主。现代机纱原料的供给,对手工织布是一个促进,反映出机器工业与手工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其三,手工业工具也以传统为主,但有些手工行业尤其是改良布机的大量使用,使得织布户扩大商品生产成为可能。其四,广阔的销售市场更是手工业存续的重要前提。尽管洋货进口和本国机器工业品的销售越来越多,但仍远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没有也不可能替代农村手工业。不可否认,有的手工业的生产有过波动甚至衰落,但原因非常复杂,既有机器工业品的排挤,更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不能无限夸大洋货的冲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Abstract]:The modern cottage industry in Dingxian history indicates that the reason of handicraft industry continued, both traditional factors and modern factors of inertia, stimulation, but the traditional power, modern factors are in l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y a role in power. The most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make agriculture inadequate to maintain livelihoods. Farm but to achieve this motive, also need to farm their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onditions support: first, historical heritage, the slack time and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low power has bee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handicraft industry, the slack is not idle, so as to alleviate or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econd, expand 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industry,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aterials, raw materials, but the traditional raw materials. Modern machine yarn supply on hand weaving is a promotion, reflect industry and machine industry interdependence Deposit, mutual promotion relationship. Thirdl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tools, but some handicraft industry especially extensive use of improved cloth machine, makes the weaving households expanding commodity production possible. Fourth, the broad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existence of handicraft industry. Although sales more and more imported goods and domestic machine industry products, bu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could not replace the rural handicraft industry. It is undeniable that some handicraft production there have been fluctuations and even decline, but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out of both the machine industry products, and effects of traditional factors, not exaggerating the impact of imported goods more. We can't den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日常生活》(13JJD770017)的中期成果之一
【分类号】:F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论纲(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论纲(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黄顺力;;近代中国为什么需要救[J];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12期
4 吴通福;;近代中国构建新的认同的探索初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近代中国节日变迁的意义[J];文化学刊;2008年03期
6 亦文;;朱英著《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出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兰日旭;;近代中国银行联合兼并活动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温昌斌;;近代中国关于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要点的认识[J];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04期
9 李悦;;近代中国实业发展缓慢成因探究[J];学理论;2011年04期
10 陈玲;;浅析近代中国商会的兴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服民;;略谈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思想轨迹[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2 ;《近代中国》第2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3 ;《近代中国》稿约[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汪敬虞;;汪敬虞教授致本刊主编丁日初函[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5 ;《近代中国》编委会名单[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6 ;《近代中国》编委会[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7 贺水金;;学术交流 切磋探讨——记“近代中国经济和经济政策”中日学者座谈会[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近代中国》第4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10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荣臣;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浅论[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朱英;近代中国同业公会研究亟待加强[N];光明日报;2004年
3 金石;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曲折演变[N];人民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樊国安邋通讯员 沈丹;记录刘长春们的“五环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高中华;近代中国救灾体制的重要特点[N];人民日报;2010年
6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近代中国的“自强主义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广东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胡波;中山人与近代中国的上海[N];文汇报;2012年
8 程美东;近代中国的社会梦想回眸[N];北京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杜娟;考察德国文献中的近代中国[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马勇;近代中国的“悲情叙事”[N];金融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2 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卢征良;近代中国市场之倾销与反倾销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罗靖;近代中国与世博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7 江远山;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吴静;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媛;回望与沉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维刚;近代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原因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波;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胡兆君;近代中国“国货”思潮及其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王洪涛;成长与迟滞:近代中国华商保险业发展历程的历史考察(1865-1945)[D];厦门大学;2006年
6 王媛媛;近代中国童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刘旺;近代中国外事警察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云伟;莫理循的中国观[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王芳;近代中国传统女性崇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红云;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教育交流研究(1905-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7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9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