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煤炭产业 切入点:产业集群 出处:《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亦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中国能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原煤的人均占有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从煤炭的供需趋势看,未来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其供需矛盾可能趋向恶化。煤炭资源的利用将是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点。未来30年,煤炭产业将成为我国能源供给主体,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抓住有利的机遇培育煤炭产业集群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壮大,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 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地区与国家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日渐成为透视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新范式,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由此成为具有战略高度的重要议题。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使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责任和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煤炭产业集群化将是山西省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探讨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运用归纳和演绎、定量和定性分析、理论论证和实践调查、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山西省煤炭产业在区位、人才、资源、品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当今社会发展也为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带来了机遇,因此,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可行性;同时,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现阶段还存在诸如政府部门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煤炭产业集群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高层次煤炭产业集群数量偏少、煤炭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缺乏以及煤炭产业集群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山西省煤炭产业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构建发展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模式,即:生态型煤炭产业集群网络共生模式。发展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包括:发挥政府职能改革煤炭资源管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拉长煤炭产业链、提升企业素质打造高层次煤炭产业集群、完善服务中介推进煤炭产业集群发展及打造示范工程建设生态型煤炭产业园区等。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energ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of global concern and one of the biggest constraints to China's modernization.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faces many challenges. Among them, the per capita reserves of raw coal are only 45 percent of the world averag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trend of coal,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ay worsen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towards a well-off society in the future.The use of coal resources will be the focus of China's future energy strategy.In the next 30 years, the coal industry will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energy supply in our country.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eize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the coal industry cluster and further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countr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As the foundation and decisive force of industry, regional and even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cluster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paradigm for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strategic importance.Shanxi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coal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and the co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and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for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o make the limited coal resources be utilized efficiently, recycle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The cluster of coal industry will b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industry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Using the method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oretical argumentation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logy,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cluster,Shanxi's coal industry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location, talent, resources, brand and so on,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Shanxi's coal industry cluster, so,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 is feasibl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 such as the imperfect macro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in the coal industry cluster.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al enterprises is defective, the number of high-level coal industry clusters is on the low side, the development funds of coal industry clusters are lacking and the service support system of coal industrial clusters is not perfect, so the coal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is still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ode of developing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 that is, ecological coal industry cluster network symbiosis mode.Th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cluster include: giving full play to government functions, reforming the coal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engthening the coal industry cha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s, and creating a high-level coal industry cluster.Perfect service intermedia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cluster and build demonstration project to build ecological coal industry park.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悦;;煤炭产业集群培育机制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3期
2 李金柱;;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煤炭产业[J];榆林科技;2007年04期
3 贺继红,姚波;调整煤炭市场结构对策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4 陈红;煤炭企业融资方略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5 赵世杰;浅谈新型工业化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6 吴吟;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与煤炭企业购并(下)[J];煤炭经济研究;1997年11期
7 孟祥华;;煤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和根本动力机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8 刘红;;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5期
9 许金新;世界煤炭产业发展态势及我国煤炭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方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10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辽宁煤炭产业转型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17章 煤炭产业政策发展综述[A];2009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2 刘勇;李丽英;包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战略规划[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付祥;;煤炭产业内竞争的经济学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4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8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霍丽文;华电力造能源“大船”[N];中国电力报;2009年
2 ;认识高 决心大 动手早 效益好[N];人民代表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周娟娟;豫苏皖冀煤炭产业凸现三大问题[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崔新龙;化蛹成蝶[N];山西日报;2009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吴长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完善对策[N];国际商报;2009年
6 采访记者 范林鹏 薛锁明 王建科 李爱珍 周江 范非 李兆民;势在必然的历史性选择[N];山西日报;2010年
7 张雄德 侯琊 周文亮 谢万周;关于加快煤炭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N];延安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玉林 郭强;我市召开煤炭工作会议[N];临汾日报;2009年
9 杨佑田 郭永跃 许卫兵;利润第一是如何创造的[N];河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罗臻 王再雄 刘佳;燃烧的太阳石让炉火更旺[N];黄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哿;产业集群视角下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段金鑫;煤炭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丹;山西煤炭产业低碳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毛渊龙;大同市煤炭产业集群转型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王飞;山西省煤炭产业整合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牛明明;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韩峥;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蕾;陕西省煤炭产业运输物流体系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祝鹤;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军伟;我国煤炭产业过度竞争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03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70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