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曹妃甸工业园 切入点:循环经济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模式的主要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实施。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可以说,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都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或派生。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结构性污染严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的资源环境条件。因此,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对曹妃甸工业园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对树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示范之实践提供借鉴。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文献,并对循环经济以理论依托的工业园加以详细分析研究。结合曹妃甸工业园区本身产业基础及各方优势背景,了解示范园区现在的产业现状与特点,并对曹妃甸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曹妃甸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整体框架,并从园区总体定位、发展目标、产业规划投资与项目规划及主要配套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har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model.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Japan and German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by way of law.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 circular economy is a material closed-loop flow economy,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material and energy echelons, and low emissions or even zero emissions in the environment.It can be said that green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y, green consump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are the manifestation or deriv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resources, serious structural pollu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has not adapted to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country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circular econom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aofeidian Industrial Park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setting up an industrial park with circular economy.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documents of EIP are introduced, and the industrial park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detail.Based on the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all sides, the present industri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monstration park are understood,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ofeidian Industrial Park are deeply analyzed.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aofeidian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overall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goal of the park.Industrial planning investment and project planning as well as main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7;F205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民族性、现实性与时代性的统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李丹;曹红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王家斌;张小梅;韩子君;;沈阳基于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城市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4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5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周亮;;基于规划管理的山地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探索——重庆生态城指标体系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刘晓丽;;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崔金星;;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柏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研究之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鲁明;王军;周震峰;周燕;;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兴元;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闻兰;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张昊哲;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环境政策表达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徐雁南;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与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蔺雪峰;生态城市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沈瑾;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1年
10 王茂祯;循环经济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佳琛;论政府在流域补偿机制中的角色与功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菲菲;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玉林;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朝彬;中国人寿营口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姣;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言乔燕;GZ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吴鸿;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霞;面向HR领域的构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9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709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