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及分析
本文选题:中国 + 煤炭物流 ; 参考:《物流技术》2014年05期
【摘要】: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产生煤炭物流需求的动因,随后结合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出口外贸、煤炭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政策制度等因素是影响中国煤炭物流需求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构成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的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揭示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作用机理,为促进中国煤炭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al logistics demand,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al logistics demand in China, and thinks that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level of residents. Export foreign trade, coal consumption leve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olicy systems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coal logistics demand.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that make up the influence factor system of China's coal logistics demand,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factor system of China's coal logistics demand,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logistics.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52;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润o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煤炭物流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2 孙洁;;煤炭物流产业发展研究——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3 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3期
4 俞恒;;煤炭物流系统研究与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4期
5 王之泰;;煤炭物流研究与探讨[J];物流科技;2009年01期
6 黄志建;史春芬;;我国煤炭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1期
7 陈正;;中国煤炭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峰值预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11期
8 任艳;周先胜;;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琰;李红霞;;我国煤炭物流产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年15期
10 汤希峰,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娥;;煤炭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以宁夏A煤炭企业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曹建海;;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投资与消费的关联[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曹明秀;关忠良;穆东;;资源型企业物流系统与城市物流系统耦合[J];管理现代化;2007年04期
4 赵勇;;供应链管理下煤炭企业物流管理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1年24期
5 张伟;;大型煤炭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J];经营管理者;2011年24期
6 李嘉琪;;我国资源整合下煤炭物流的发展策略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乔金锁;王喜富;沈喜生;石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山西煤炭运输网络复杂性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张岩;;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平台[J];北方经贸;2013年06期
9 杨光明;赵光洲;周常春;;基于模糊数学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陈培友;刘璐;;基于PSO-SVR模型的煤炭铁路物流需求预测[J];科技和产业;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军;鄂尔多斯矿区煤炭物流网络系统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唐汉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和形成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任志祥;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曹明秀;资源型城企物流耦合系统模拟与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管小俊;煤炭物流运输网络风险评价及均衡保持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爱彬;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蒋尹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大学科研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乔冰琴;煤炭物流物联网智能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山西煤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及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娜;煤炭资源地区物流园建设决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孙文哲;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成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艳琴;煤炭企业多式联运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海雅;中国经济转型风险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关联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吕文亮;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炭企业物流成本预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7 缪霖;我国电煤供应链现状及发展策略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杨敏;秦皇岛港口煤炭运输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蔡志荣;沿海火电企业燃煤供应物流优化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江;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绿色物流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江涛,黄薇,王惠文;两种成分数据预测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利军;关晓吉;;浅谈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杜贵成;王永玲;;我国煤炭资源中长期需求预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陈建华;马士华;;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整合方式[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5 左忠义;邵春福;金晓琼;;基于ISM的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优化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张英;;汽车逆向物流障碍因素的ISM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7 张月琴;任婧;;基于MVC的煤炭物流基础数据维护系统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07期
8 余静;;煤炭转运型物流节点的可靠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9 苏菊宁;石传芳;;基于ISM的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2009年04期
10 李鑫;孙清华;;SHRM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15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郭铁强 本报记者 胡左;[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海燕;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2 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3 张医才;山西煤炭绿色物流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新政,杨东华;矿井大型化 企业集团化 产业链条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7期
2 刘建忠;;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3 张克慧;;中国煤炭工业进入战略性调整期[J];中国煤炭;2010年02期
4 李师仑;中国煤炭利用的现状和展望[J];露天采矿技术;1989年01期
5 ;煤海星星[J];煤炭经济研究;1992年02期
6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工作条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7 王奔;于小川;;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在京隆重召开[J];当代矿工;2007年04期
8 ;沉痛悼念原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赵汝经同志[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9 以弘;第四次全国采矿学术会议[J];矿冶工程;1993年03期
10 孟祥瑞,陈浩生,刘凤琴;计算机在中国煤炭工业应用现状及前景[J];中国煤炭;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王丽萍;;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与探索[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中国煤炭学会关于专业(工作)委员会换届工作的通知[A];第十八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关于中国煤炭学会发展会员的通知[A];第十八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关于中国煤炭学会发展会员的通知[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关于中国煤炭学会发展会员的通知[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2006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发展重点分析[A];2006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6年
7 ;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编委会[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编委会[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文山;;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创新——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意见[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关于中国煤炭学会发展会员的通知[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晓玲 朱力 索寒雪 采访;焦炭 受困产业链挤压最高限产达70%[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中国煤炭学会新一届理事会产生[N];中国煤炭报;2007年
3 黄海;周中枢揭示五矿转型之秘:打通产业链[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岳志鸿 牛绍君;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N];太原日报;2006年
5 陈松林 高冠;潼关形成金银回收加工产业链[N];中国黄金报;2007年
6 通讯员 孔繁锋邋记者 常素莉;金能章村矿拉长节能减排产业链[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长兴邋李杰;石家庄矿区延伸循环产业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予阳;市场主体是如何重塑的[N];经济日报;2011年
9 孙兆福;淄矿集团“调高调绿”产业链[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李忠民;国际煤炭需求增长迅猛 未来煤市仍将高位运行[N];中国煤炭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剑午;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总量控制目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欧阳新年;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蒋伶俐;构建中国现代煤炭物流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田时中;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范韶刚;采煤技术创新对井工开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6 孙媛;中国电煤可应用基准价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潘克西;煤炭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李长生;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艾德春;我国煤炭供需平衡的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新汶矿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文海;我国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贺改梅;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杰;山西发展煤炭物流的战略构架与对策建议[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5 毛建峰;山西煤运集团物流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唐琦;关于双边寡头垄断市场定价机制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程炜;煤炭采购物流的优化与仿真[D];东南大学;2006年
8 沈媛;中国煤炭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杨静;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永光;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5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0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