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台湾运动用品产业转移的背景、诱因、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02:43

  本文选题:台湾 + 运动用品 ; 参考:《体育与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台湾运动用品产业转移的背景、诱因、路径进行研究。台湾运动用品产业转移都验证了雁行模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的背景来自台湾岛内生产环境变坏,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产业利益差等。而产业转移的内在诱因则出自减轻成本压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级差、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竞争力、市场拉力等。台湾运动用品产业向世界各地转移的路径和目的地是中国大陆、东南亚、中亚、南美洲和非洲。到目前为止,台湾运动用品产业向中国大陆内地转移的路径和目的地主要是在广东、江浙沪、福建一带,产业转移不光取决于劳动力成本,还取决于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和其它因素。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ckground, inducement and path of the transfer of Taiwan'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transfer of sports goods industry in Taiwan has verified the model of wild goose travel, 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and the theory of 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transf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comes from the deterioration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 Taiwan,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poor industrial interests. The internal inducement of industrial transfer comes from reducing cost pressure,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grade difference,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market pull and so on. The path and destination of Taiwan'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mainland China, Southeast Asia, Central Asia,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So far, the route and destination of the transfer of Taiwan'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to the mainland of China is mainly in Guangdong,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Fujian. Industrial transfer depends not only on labor costs, It also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基金】: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体育产业的对接与互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2011B086
【分类号】:F426.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兰自力,谢军;台湾运动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裘琴儿,李建设,周奕君;浙江省体育用品品牌发展对策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3 王辉堂;王琦;;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1期

4 高崇云;;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大陆之趋势[J];学习与实践;2007年10期

5 高巍;;台湾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向岛外转移的趋势[J];亚太经济;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春芳;;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彭文革;李晓光;谢铁兔;;台湾地区运动与休闲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专业人才培养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张佳凤,张维然;以投资眼光看如何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以珠三角地区的中山市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5期

4 蒋斌;李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5 苏云霞;孙明贵;;上海市商务成本构成趋势对产业转移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6 张林;唐艳萍;;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新趋势[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7 俞霞;王瑜;;海峡两岸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比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陈成炉;;台湾的产业升级经验对广东的借鉴意义[J];广东经济;2009年09期

9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的外包承接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1期

10 顾乃华;朱卫平;;产业互动、服务业集聚发展与产业转移政策悖论——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和广东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安宁;支持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黄绍臻;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中的外包因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石振国;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繁相;台湾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1953-1989)[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国江;价值链分工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艳;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楠;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新茂;台湾TFT-LCD龙头厂商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明丽;我国土地使用价格改革对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凯;浙、闽体育用品企业民族品牌建设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5 莫师节;湖北省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琼;基于产业承接的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白红涛;ECFA背景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问题分析[D];华侨大学;2011年

8 王佳佳;湖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战永杰;山东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10 蔡淼;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合作前景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年01期

2 殷俊;CIS与品牌战略[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周征;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明辉;关于我国加入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后的几点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詹建国;中国体育用品名牌战略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高巍;台商参与西部开发的机遇与合作模式刍议[J];台湾研究;2002年04期

7 石正方;台湾经济“四化”问题与两岸经济合作[J];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01期

8 胡鞍钢;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2000年02期

9 叶德初,王蓉;我国体育用品业未来发展走向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辉;;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要走向何方——访桑温特公司经理程占群[J];中国皮革;2004年10期

2 ;户外运动用品市场份额提升[J];纺织服装周刊;2010年43期

3 ;户外时尚运动用品2010年销售增速迅猛[J];中国服饰;2011年04期

4 李香君;;户外运动用品销售企业经营的特征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2010年户外时尚运动用品销售增速快[J];纺织服装周刊;2011年10期

6 ;服装行业的下一轮商机在这里! ISPO BEIJING 2012第八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J];中国制衣;2012年01期

7 志欣;;用驰名品质打造运动品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5年09期

8 陈征;;美洲运动用品市场可望稳定增长(之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6年03期

9 谷晨;秦勇;;我国高端运动用品研制的薄弱环节[J];文体与用品科技;2006年09期

10 张进亮;;加拿大运动用品持续增长[J];文体与用品科技;2006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梁仪文;户外运动用品:前景山河一般宽阔[N];民营经济报;2006年

2 王俐;日本运动用品市场需求连年下降[N];中国信息报;2001年

3 ;波兰运动用品依赖进口[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首届亚洲运动用品展10月开展[N];中国服饰报;2007年

5 王俐 编译;日本运动用品需求不旺[N];中国贸易报;2001年

6 记者 胡军华;运动用品行业增长现拐点[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李立宝;户外时尚运动用品销售增速快[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李翰;2014年运动用品零售转型发展趋势研究报告[N];企业家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付连英;运动用品零售市场有望复苏[N];国际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蒋映春 李忠海;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前景看好[N];凉山日报(汉);2006年



本文编号:1908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908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