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能源政策模型在碳减排应用中的差异和CIMS模型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25 16:46

  本文选题:碳减排 + 能源政策评价模型 ; 参考:《世界林业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能源政策评价模型是进行碳减排定量分析和政策制定的主要工具。由于研究出发点不同,目前能源政策评价模型还无法为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因此对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意义重大。文中对3种常用的能源政策评价模型——自上而下分析模型、自下而上分析模型和混合模型进行概述,并对各种模型的具体分类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在碳减排中的成本定价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CIMS模型。
[Abstract]:Energy policy evaluation model is the main tool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olicy formulation. Becaus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is different, the current energy policy evaluation model can not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three commonly used energy policy evaluation models, top-down analysis model, bottom-up analysis model and hybrid model, are summarized, and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each model is explained. On this basis, the cost pricing of the model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CIMS model,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s introduced.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合作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窑排放标准制定及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示范项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项目(201304)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201301)
【分类号】:X321;F4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敏俊;李娜;周晟吕;袁永娜;马国霞;;中国能否实现2020年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0年02期

2 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唐立娜;;基于LEAP的厦门市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2 赵胜男;崔胜辉;林剑艺;周健;张雅京;;基于SWOT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3 丘兆逸;;碳排放强度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基于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飞;崔胜辉;周健;于洋;;厦门市民用建筑能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5 康俊杰;蒯文婧;李军;张金良;;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发展低碳效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2期

6 姜洋;何永;毛其智;陈素平;何东全;;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04期

7 吉平;周孝信;宋云亭;马世英;李柏青;;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述评与展望[J];电网技术;2013年08期

8 康晓;;国际气候秩序建构与中国的气候外交[J];国际论坛;2013年05期

9 周健;崔胜辉;林剑艺;李飞;;厦门市能源消费对环境及公共健康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宋杰鲲;张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碳排放情景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辛凡文;张明;;煤炭加工利用过程的碳排放特点及减排途径[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雅捷;何永;;基于碳排放清单编制的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以北京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征;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姚西龙;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柳亚琴;低碳经济约束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满海波;基于LEAP模型的吉林市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国方媛;北京能源需求及环境综合模型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徐成龙;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山东省低碳情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梅煌伟;福建省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特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红印;基于DEA的中国节能减排视在潜力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慧;基于多利益主体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D];西北大学;2013年

7 莫傲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北京市能源供应链动态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刘洁;不确定条件下的辽宁省能源系统规划及温室气体减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董长娟;基于最优最劣模糊分析的能源系统规划[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吴宜珊;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核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2050年的能源需求与CO_2排放情景[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5期

2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4 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5 张颖;王灿;王克;陈吉宁;;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情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潘文卿,李子奈,张伟;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基于供给导向模型与需求导向模型的对比分析[J];预测;2001年03期

7 张建民,殷继焕;LEAP模型系统分析[J];中国能源;1999年06期

8 官义高;;关于电力折标问题的探讨[J];中国能源;2009年06期

9 李栋;王如松;周传斌;;基于LEAP的城市居住区能值评价与复合情景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立峰;;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中的模型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黄春棋;刘京娟;;活性染料废水脱色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6年04期

3 张恩仁,张经;三峡水库对长江N、P营养盐截留效应的模型分析[J];湖泊科学;2003年01期

4 李海雯;陈振楼;王军;史贵涛;;基于GIS的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5 杨永华;;石油资源的使用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年06期

6 张志耀;逄萌;;排污权交易下的企业环境决策行为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8期

7 赵静,王德荣,,崔淑贞;天津海河二道闸以下河段水质溶解氧模型分析[J];农业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8 许朕;杨朝晖;曾光明;徐峥勇;王荣娟;孙赛武;;供氧充足环境下SBBR实现短程硝化的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7期

9 尹传柏;徐学军;何子杰;;黄石市磁湖水力调度方案与效果分析[J];人民长江;2009年20期

10 张琦;蔡九菊;沈峰满;;钢铁企业系统节能减排过程集成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建悦;栾绍朔;姜兴坤;;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红;番禺;王向天;;贵州省基于GlS模型分析的水环境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安璐;董长青;杨勇平;卞双;;黑液气化的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4 王小平;陈国金;赵德君;程伯禹;孙锡年;;在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中GIS应用技术初探[A];国土资源大调查论文专辑[C];2004年

5 王蕾;刘新会;;电性拓扑态指数预测PCDFs的光解半衰期[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宇;艾华;齐晓明;徐琳;;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定西市生态足迹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金锐;韩文秀;;环境-经济系统协调模型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孙德勇;李云梅;乐成峰;王海君;黄昌春;;应用水表面下辐照度比估测太湖夏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齐相贞;;生活史特征对生物入侵的影响[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自然风速场下微生物气溶胶的室内外扩散与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雯;中国水污染治理的动态CGE模型构建与政策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孔元;国际环境合作的经济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4 王志增;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农药的复合污染机理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索梅芹;基于存储论的区域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巩晶;城市公交客车尾气污染分析及优化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柯;考虑环境污染控制的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模型与算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世明;AERMOD和CALPUFF模型用于济南地区空气污染模拟效果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曹娟;IPAT模型对湖南省CO_2排放的驱动力分析及预测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冯雪;基于STIRPAT模型的辽宁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焦红波;基于水面实测光谱的太湖水体叶绿素a遥感最佳波段选择与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齐国杰;燃煤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张东辉;北京市环境与污染治理模型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陈学勇;部分卤代酚和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麟;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范益君;基于GIS人口密度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常锋;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3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933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