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

发布时间:2018-06-01 18:26

  本文选题:煤炭流动 + 生态位宽度 ; 参考:《资源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如何引导煤炭资源在区际间达到合理的配置,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是保持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考察我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情况,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煤炭流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对煤炭市场的争夺能力较强,相互之间及对其他煤炭输出地区产生竞争压力;2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对煤炭资源的争夺能力较强,山东对其他煤炭输入地区都产生了竞争压力;3在加强煤炭运输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化煤炭流动格局的对策建议。
[Abstract]:How to guid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mong regions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supply of energy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gional coal flow and competition in China, the niche width and overlap degree of coal mobility are measured based on niche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Shanxi, Inner Mongolia and Shaanxi for coal market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Shanxi, Inner Mongolia and Shaanxi. Competitive pressure between each other and other coal exporting regions. Hebei, Jiangsu, Shandong, Liaoning and Guangdong have strong competition for coal resource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 transport capacity, Shandong has put forward that the decisive position of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 reserve base and optimize the pattern of coal flow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71320107006)
【分类号】:F224;X24;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瑜,谢高地;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2 王志国;物流场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学报;1990年01期

3 成升魁;徐增让;沈镭;;中国省际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4 赵媛;郝丽莎;;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J];地理研究;2006年05期

5 闫安,达庆利;企业生态位及其能动性选择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谷树忠;资源势——资源空间利用的测度[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年01期

7 赵媛;于鹏;;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J];经济地理;2007年02期

8 李德志;石强;臧润国;王绪平;盛丽娟;朱志玲;王长爱;;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J];林业科学;2006年07期

9 苏章全;明庆忠;李庆雷;;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年06期

10 郭东强;利用熵权系数法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J];运筹与管理;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文虎;刘军侠;曹利华;;城市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与天敌生态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2 方江平;卢杰;罗建;郑维列;;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3 张海姣;曹芳萍;;林业企业战略环境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4 刘微微;石春生;;国防高校科研能力构成要素对其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生态位“三维”分析视角[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5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魏文超,何友均,邹大林,杜华,崔国发,郑杰,董建生,李永波;澜沧江上游森林珍稀草本植物生态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刘丽;阎伟;骆有庆;吴坚;李镇宇;马建海;;青海云杉天然林内小蠹种群空间生态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李继宏;赵涛;;基于熵权的优度评价法在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王举颖;汪波;;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优势生态位分析与构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王举颖;;集群企业生态位态势互动与协同进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李菲菲;;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协同演化及状态评价[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肖序;周志方;;论循环经济环境下的资源流会计:一个理论探讨框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商华;包玲;;基于人力资源生态位的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少罗;张雪胭;;基于信息熵-TOPSIS的装备采购承包商选择[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志峰;;现代服务业企业竞争研究:企业生态位视角[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满芝;马燕燕;周梅华;王兆密;;中国煤炭供需与经济的重心演变轨迹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庄伟;廖和平;潘卓;李靖;赵振洋;;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选择——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例[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田晔林;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郑维列;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超群;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劳动力竞争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袁学英;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与长期绩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樊少华;基于模糊理论的数控车床可靠性分配[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冰;基于场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温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实证研究——基于VEC模型的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3 李付娥;梁留科;张中波;;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对比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4 李群,赵嵩正;资源流动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5 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6 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7 张雷;黄园淅;;中国西部地区一次能源供应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8 李文彦,樊杰;我国的经济地域结构与区域能源战略的关系初探[J];地理科学;1994年03期

9 赵媛,梁中,袁林旺,管卫华;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董瑜,谢高地;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萍;[N];中国海洋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秀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福东;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赵维良;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润涛;郭健;;浅谈生态位理论的意义及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8年04期

2 李鑫;;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韩路,王海珍;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新疆环境保护;1999年04期

4 陈映江;张仁陟;陈英;赵来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学科生态位构建及应用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5 唐本安;余中元;杜娜;;海南生态经济强省战略中生态位理论应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6 张阳;郑勇;;生态位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3年17期

7 荀文会;李晓航;李玉芳;谭许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江苏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7年08期

8 金松岩;张敏;杨春;;生态位理论研究论述[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向延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市场发展问题探析——以凤凰县为例[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祁新华;陈烈;董观志;;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唐本安;陈春福;邱彭华;;生态海南生态位理论初步探讨[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剑锋;生态位理论与错位经营[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春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夏琼;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唐睿;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TPL竞争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映江;高等学校学科生态位理论构建与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5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965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