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评价指标选择:基于美国、欧盟等关键矿产名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17 19:31

  本文选题:关键性矿产 + 战略性矿产 ; 参考:《中国矿业》2014年04期


【摘要】:战略性矿产关系一个区域的经济稳定和国土安全,是一个主权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2010年欧洲发布的14种关键性矿产,美国2012年发布的10种影响新能源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矿产,认为发达国家选择关键性或短缺矿产的原则对我国战略性矿产的确定有借鉴意义。为此,本文从经济安全性、国防安全性2个方面,包括支撑状态安全指数等4个一级指标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度等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ed to a region's economic stability and homeland security, which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a sovereign state. This paper analyzes 14 kinds of key minerals released in Europe in 2010, and 10 kinds of key mineral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relea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2.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key or short mineral resour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usefu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security and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including four first-class indexes such as supporting state security index and 11 second-level indexes such as the demand degre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基金】:全国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项目资助(编号:12120113092200)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华;;确立我国的战略矿产和保护矿产[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7期

2 罗晓玲;郑迪;;市场经济国家矿产勘查运行机制对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管理的启示[J];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11期

3 张吉军;论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安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3期

4 陈毓川;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J];国土资源;2002年01期

5 王波;;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运作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52期

6 迟俊杰;陈金涛;;浅谈我国国防安全构成要素[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7 陈其慎;王高尚;;我国非能源战略性矿产的界定及其重要性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1期

8 卜小平;赵亚利;孟刚;尚宇;费明明;;对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出口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9年06期

9 程新;沈镭;;欧盟矿产资源政策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J];中国矿业;2011年07期

10 齐亚彬;中国矿产资源储备问题研究[J];资源·产业;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丽丽;王静;李洁;;包头稀土资源保护及战略储备的思考[J];包钢科技;2009年06期

2 张丽;;国际经济与国家安全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3 任忠宝;余良晖;;稀土资源储备刻不容缓[J];地球学报;2011年04期

4 吕惠进;浙江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5 杨娴;邵燕敏;陆凤彬;汪寿阳;;矿产储备环境变迁与管理体系变革的联动机制——从美国看中国战略性矿产储备管理体系的建设[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6 毛党龙;;影响湖南矿产资源储备地选择的因素[J];国土资源导刊;2012年08期

7 后小仙;;复杂经济运行背景下省域经济风险评价——基于安徽省1995~2009年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8 张勇;;论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角度[J];财会通讯;2013年07期

9 金悦;;关于建立适合我国的矿产资源储备立法研究——兼论《矿产资源法》的修改[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5期

10 周海东;吴强;任忠宝;余良晖;郭晓婉;;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矿产地储备的建模及按序推进的量化分析[J];地球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华;;用和谐理念指导我国《矿产资源法》的修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樊相如;;战略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战略[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旭;蒋政;;浅议中国在世界矿产资源竞争中的全球战略[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洋;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姜秉国;中国深海战略性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牛丽贤;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胡胜国;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王世军;河北省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刘旭友;国家实物战略储备[D];西北大学;2009年

9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胡跃龙;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智宏;基于GIS的矿产资源储备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万龙龙;新形势下广东省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马琳艺;中国FDI利用质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郑少尉;外资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兰兰;我国出口贸易管制措施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永康;企业生产与供应链网络同步优化模型及其在露天矿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7 林锦阑;我国矿产资源出口限制措施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丁吉琴;我国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必要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贺建;世界经济虚拟化与我国经济安全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晓东;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及其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东波;论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建立[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8期

2 胡小平;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调控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6期

3 林河成;我国稀土矿山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1999年02期

4 年志远;李丹;;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5 张大超,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6 张志强;地球难以承载人类重负——《生命行星报告2004》解读[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童书兴;出口管制与高技术国际转让[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8 付英;21世纪初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21期

9 陈志;金碚;李钢;;中国矿产资源存在着怎样的缺口?——一个基本面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57期

10 白石;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英;[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东;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及其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景华;欧玲;;矿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8年04期

2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地震应急评估与决策指标体系的构建[J];震灾防御技术;2011年02期

3 赵国杰,侯建平,王仓忍;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仁涛;付强;李伟业;冯艳;李国良;;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与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5 王艳萍;余振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8期

6 刘杜娟;叶银灿;;海洋地质灾害灾情评估进展与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7 刘仁涛;付强;张艳梅;盖兆梅;;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熵权系数法模型[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8 姚静;杨辉;张玲;;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4期

9 李文芳;孔锐;王仁财;;我国重要矿产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7期

10 解传银;;地质灾害空间危险性评价综述[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云虎;高峰;李壮福;;动力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汪华斌;;滑坡灾害风险分析原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李月臣;杨华;陈晋;赵纯勇;;重庆市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价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牛晋辉;;资源节约型矿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5 唐书恒;陈春琳;王爱国;蒋平生;;华北煤层气储层研究与评价[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6 姜晨光;贺勇;刘波;孙美芬;朱佑国;;基于模糊理论的滑坡预测模型[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刘春国;鱼金子;车用太;;华北北部地区水气热前兆系统的地震预报综合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8 虞雪君;姚立s,

本文编号:2032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032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