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多循环Hubbert模型对全球石油峰值的预测

发布时间:2018-07-12 16:12

  本文选题:石油峰值 + 最终可采资源量 ; 参考:《中国矿业》2014年01期


【摘要】:文章应用多循环Hubbert模型对全球石油峰值进行预测,并对比单循环Hubbert模型预测结果,以及大量作者及机构对石油峰值预测研究,证实全球的石油峰值将推迟至2037年左右发生,峰值产量也将超过42Gb(109桶)。与单循环Hubbert模型相比,多循环Hubbert产量曲线峰值之后的产量递减率高于峰值前产量增长率,更符合历史产量数据的波动,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夸大未来峰值产量的缺陷,因此在全球石油峰值的预测中更具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global oil peak is predicted by using the multi-cycle Hubbert model,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single cycle Hubbert model are compar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study the peak prediction of oil. It is proved that the global oil peak will be postponed to about 2037. Peak output will also exceed 42 GB (109 barrels).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cycle Hubbert model, the decline rate of production after the peak of the multi-cycle Hubbert production curv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peak production growth rate, which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fluctuation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data, and to some extent overcomes its defect of exaggerating the future peak output. It is therefore more valuable in forecasting global oil peak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1172302)
【分类号】:F407.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元千;;对翁氏预测模型的推导及应用[J];天然气工业;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风贵,罗佳强;应用翁氏旋回模型预测济阳坳陷的最终勘探储量[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广志;广义伽马旋回模型在油气田产量与可采储量预测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2期

3 李玉喜;张道勇;朱杰;;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分析[J];地球学报;2009年06期

4 王岩明;广义龚玻兹模型在油气田产量统计预测中的应用[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3期

5 杨宇,杨彦军,曾焱;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在开发模式计算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周声才;周俊杰;沈大富;覃乐;郭臣业;;低渗气藏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陈元千;郝明强;李飞;;油气资源量评估方法的对比与评论[J];断块油气田;2013年04期

8 邹存友;常毓文;唐玮;王东辉;胡丹丹;;三参数非线性方程自动拟合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9 乐平;陈小凡;崔力公;冯仁鹏;;产量研究中翁氏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简易求解[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10 闫更平;祁大晟;;层状边底水油藏含水率变化特征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艳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我国石油开发政策模拟与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高丙坤;聚合物驱动态指标的预测与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王正付;南翼山油田低孔渗油藏产量及剩余油饱和度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钟仪华;特高含水油田开发规划动态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

5 李明玉;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钟隐;采油厂经济活动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赵玉双;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姚刚;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王仁梅;低渗储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产量递减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大飞;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杨莎;沙罐坪石炭系低渗气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7 陈波;特高含水油田有效注水增产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邓畅;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产量递减理论分析及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9 杨乾;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王婷;广义翁氏模型(Weng Cycle Model)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在医药学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旭东;用Weng旋回模型对生命总量有限体系的预测[J];科学通报;1987年18期

2 赵旭东;;对油田产量与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介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2期

3 吴新根,葛家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油田产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兴;胡燕;王建良;冯连勇;;峰值研究:已从石油峰值扩展到化石能源峰值[J];中国矿业;2009年08期

2 王月;冯连勇;;对石油峰值的几点认识[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3 朱建芳;钱伯章;;世界石油生产趋势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08年03期

4 唐旭;冯连勇;赵林;;基于广义翁氏模型的世界石油供应格局预测[J];资源科学;2009年02期

5 冯连勇;赵林;赵庆飞;王志明;;石油峰值理论及世界石油峰值预测[J];石油学报;2006年05期

6 张福琴;边钢月;边思颖;;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12期

7 郝鸿毅;胡燕;冯连勇;赵林;;石油峰值的真相与谎言——国际大石油公司面对峰值的态度与行为[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8 王月;曹湘洪;冯连勇;;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石油峰值问题[J];中国能源;2009年04期

9 冯连勇;孙文宇;胡燕;齐超;;有关国家和地区已着手应对石油峰值[J];中国能源;2010年08期

10 王建良;冯连勇;;世界石油出口能力预测及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J];预测;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11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11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