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1 16:37
【摘要】: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需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资源储量分布相一致,并结合采掘业经济指标,实现分类分区的差别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政策。东部地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解决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实现绿色矿业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中部地区继续抓好能源和有色金属的勘查开发;西部地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帕累托最优;东北地区力争发挥好优势能源矿产资源的产值"乘数效应"。
[Abstract]:The third round of na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planning needs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ning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reserves.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extractive industry, the differentiated mineral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olicy of the classified regions can be realiz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green mining and mineral resources, the central region should continu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non-ferrous metal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Pareto optimal value of mineral resources should be realiz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the Northeast region should striv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the output value of superior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春杰;;我国东北地区能源利用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2 李园;;矿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J];企业导报;2013年06期

3 刘勇;潘金权;;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与找矿建议[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万合;刘继生;张立峰;;“辽源模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经验[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敬;宏观区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竺蓉;资源型区域贫富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贾云翔;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3 孙纪;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效应[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曹秋辰;大东北经济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苏荣峰;乌海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柳茂林;七台河市产业转型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7 李婷;秦雨;吴淑婕;徐亚君;杨思;周慕蓉;蚌埠市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正熙;西方国家的“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发展和现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3 张德强;朱玉生;田磊;;吉林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J];城市地质;2010年03期

4 吴诗荣;;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6年05期

5 程嘉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潘石;王文汇;;东北老工业基地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冯子毅;;对现阶段发电厂排污收费状况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1999年04期

8 曹新志;成矿预测中要重视对不利预测准则的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02期

9 李小荣;;浅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10 陆明;管志明;;论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秀丽;湖南矿产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闫沛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凤典,吴巧生,胡远群,朱曾汉;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2 刘玉强;关于编制山东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几点建议[J];山东地质;2001年06期

3 ;我国发布实施矿产资源规划[J];中国建材;2001年07期

4 白永亮,郭凤典,成金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探讨[J];资源·产业;2001年02期

5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要点[J];国土资源通讯;2001年07期

6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布实施[J];中国矿业;2002年01期

7 张锦高,成金华,吴巧生;关于矿产资源规划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9期

8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J];国土资源通讯;2002年06期

9 ;河南省矿产资源规划分区表[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6期

10 ;河南省矿产资源规划分区表(续)[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文龙;王玉平;景东升;;区域矿产资源规划若干问题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梁振杰;贾文龙;;做好下一步工作 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若干建议[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金勇章;刘五一;;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有关问题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兰平和;孟旭光;;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几点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5 王虹;王伟宏;于学峰;王海芹;;山东省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与改进方向[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张军;韩生福;宋顺昌;;矿产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王丹;;浅析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政策措施[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8 曹清华;薛全全;;把脉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中的几种关系[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尚昆;;我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建设与发展[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丹;;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社会保障分析[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风;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2 记者 吴岗;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王侠 记者 谭迎春;我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开门”编制[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王增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N];中国测绘报;2007年

5 记者  王健生;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记者 王建;全国矿产规划编制研讨会在哈召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记者 吴岗;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8 吴岗;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记者 王建;全国矿产规划编制研讨会召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10 记者 于亚男 通讯员 周强;矿产资源规划要听证[N];河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原振雷;河南省矿产资源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熊曼;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3 王虹;新疆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毕天平;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张明燕;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方春洪;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李林;矿产资源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刘苗;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库建库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袁磊;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虞仲兴;基于ArcGIS的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陈炜;SWOT技术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7 付利钊;矿产资源规划GIS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峰;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 ;2009年

9 蒯兵;基于ArcGIS的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7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177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