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发展相对困境与对策分析——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例
[Abstract]:China's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the urgent need to upgrade through transformation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shows that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obvious relativ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industry,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loiting policy dividends, changing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nd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upgrading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predica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12YJC790088)
【分类号】:F424;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天祥;李瑞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缩小服务质量差距的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04期
2 王新新;;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12年04期
3 汤向俊;任保平;;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国强;;机会不均等:收入分配失衡的经济学解析[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2 王鹏;;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回归方程分解[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3 邓伟;向东进;;转型时期的国有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9期
4 陈建东;高远;;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2年04期
5 徐占东;张永鑫;;基于变结构ECM的FDI对行业收入差距的长期影响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刘兴赛;;收入差距“倒U”曲线迷失与中国经济运行模式[J];当代财经;2011年06期
7 陈盈;景萍萍;;中国人工成本环境PEST分析及对企业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8 ;关于举办“第七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的通知[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9 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10 鲁钊阳;;城乡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娟;Sylvie Demurger;李实;;中国城镇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周京奎;;收入不确定性、住宅权属选择与住宅特征需求——以家庭类型差异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3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徐舒;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潘春阳;中国的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姜励卿;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户籍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笑牧;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伟;行政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和机理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3 李冬梅;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王忠杰;效率工资、利润分享与企业间工资差异[D];山东大学;2011年
5 尚金艳;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陆雪琴;技术进步偏向、劳动收入份额与收入不平等的长期演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赵红利;基于人口红利视角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郭晗;人口红利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白乡林;中国城镇职工收入性别差异研究,1995年与2006年比较[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彭琴燕;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韩晶;李沁;;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8年04期
3 韩坚;;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高春亮;文献综述:生产者服务业概念、特征与区位[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5 陶纪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功能及其增长[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6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8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9 祝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2期
10 汤向俊;;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J];世界经济;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川流;;转型升级和转移扩张[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9期
2 刘戒骄;;美国再工业化及其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3 ;促进制造业转型 发展制造服务业[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2期
4 胡迟;;从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看我国制造业的差距与成长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1期
5 陈铁雄;;化危机为发展契机[J];今日浙江;2008年16期
6 李蕊;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前沿;2005年07期
7 ;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J];工程机械;2011年06期
8 王立军;;浙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Z1期
9 杨跃风;钱芝英;;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科学实现常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J];财经界;2011年05期
10 李晓春;;论制造业在北京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叔子;;信息时代和网络条件下的制造业发展及其前景[A];首届湖北科技论坛主体报告及专家建议书[C];2001年
3 路甬祥;;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4 崔焕金;曾蓓;李旗纲;;山东半岛制造业产业链高端攀升的理论与政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邬贺铨;;信息化与制造业发展[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海涛;;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新型商业化模式探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道东;王玉明;施庆华;;增强企业能力提高云南机械制造业竞争实力[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鲁成;王彤;;北京制造业各行业综合竞争能力评价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宋慧京;;打造中国品牌产品,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业持续发展[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钱建虎邋通讯员 刘林 实习生 孙婷;戴南加快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N];泰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潘未末;提升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龚永泉邋杨晴初;苏州工业园区“轻盈转身”[N];人民日报;2008年
4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刘志彪;国家价值链的构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5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系列评选揭晓[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6 撰文 陆成钢 施益民 符幸克;南湖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新跨越[N];嘉兴日报;2010年
7 刘恩时;大力发展轴承制造服务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N];中国工业报;2009年
8 罗韦;大力发展轴承制造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记者 阮修星;保健服务业国标将分步推进[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10 周吉敏 缪小霞;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发展[N];温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田红云;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会清;新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磊;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淡远鹏;片段化生产、技术扩散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D];复旦大学;2006年
8 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D];复旦大学;2006年
9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刘有成;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紫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yN;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测度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马晓杰;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
本文编号:229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29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