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苏州丝绸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07:27
【摘要】:苏州丝绸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研究旨在弘扬苏州丝绸文化,并为苏州丝绸企业转型和促进苏州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启示。目前,苏州丝绸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及景区内部自身管理方面的不足,导致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得到解决,主要是过于依赖旅游购物、景区主题不明确、创新能力弱、营销能力差、功能不全、环境质量差等方面。研究表明:只有坚持注重文化为魂、特色为先、创新为上、市场为本、注重功能和美化环境等策略,才能使苏州丝绸文化旅游景区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uzhou Silk Culture Tourism Scenic spot aims at carrying forward Suzhou Silk Culture and providing enlightenment for Suzhou Silk Enterprises to transfor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Suzhou area.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Suzhou Silk Culture Tourism Scenic area has had a certain scale and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policy factors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scenic area, As a result,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too much reliance on tourism shopping, unclear theme, weak innovation ability, poor marketing ability, incomplete function, p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so on. The study shows that on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e as soul, characteristic first, innovation first, market oriented, function emphasizing and beautifying environment, can Suzhou Silk Culture Tourism Scenic area g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F592.7;F426.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彭新沙;试论中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宝贡敏;胡抚生;贾跃千;;丝绸工业旅游的典型开发模式、问题与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3 孙爱丽,朱海森;我国工业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郑慧;;丝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探索[J];丝绸;2012年02期

5 赵倩;;淳安蚕丝文化对千岛湖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丝绸;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睿;董少华;;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04期

2 骆黎,谢世友,张启东,张传华;重庆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慧栋;李同升;张洁;张建忠;徐冬平;;以工业旅游为主导的景区规划研究——山西丹朱岭旅游景区规划案例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4 王发兴;;湖南新兴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5 霍孟杰;安士伟;;发展河南工业旅游有关问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6 赵勇;;中德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比较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4期

7 杨阳;曾军;张波;;芜湖市工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6期

8 高玲;;论福州市马尾区工业旅游的开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谢朝武;;石油工业旅游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郑斌;刘家明;杨兆萍;;资源型城市工业旅游开发条件与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恒宇;;为晋江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浅论晋江工业旅游的开发[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龚新;;“旅游立省”战略下的旅游业与工业结合发展浅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3 邓田生;林令丽;;“两型社会”机遇下的工业旅游发展[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坦坦;运迎霞;;基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产业园区规划研究——以河南省舞钢市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炯华;;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艳;基于LOFT创意园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慧琴;新疆葡萄酒企业品牌建设的文化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邵佳;荔波城市旅游用地及其接待设施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贾茹;辽宁省旅游市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秀春;内蒙古工业旅游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江路;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尚群;基于客源市场分析的上海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高玲;工业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芳;;蚕桑丝绸文化的乡村旅游品牌——以陕西安康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2 吴郭泉;张晶;;千岛湖休闲农业开发可行性分析与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丁枢;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4 余荣峰;;“十一五”淳安蚕业发展思考[J];蚕桑通报;2007年01期

5 冯雁;;浅谈丝绸文化的内涵及产业意义[J];国外丝绸;2005年06期

6 石美玉;旅游者购物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05期

7 林璧属;;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J];旅游学刊;2006年11期

8 何振波;工业旅游开发初探[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许冠钧;管三平;徐向宏;方好金;;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 提升蚕桑产业效益[J];中国蚕业;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弘扬丝绸文化 打造国际品牌——发展中的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J];辽宁丝绸;2005年04期

2 ;弘扬丝绸文化 打造国际品牌——发展中的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J];辽宁丝绸;2006年01期

3 章文萍;;南岭·中丝园丝行、绸庄、锦苑全面试业[J];南方论刊;2009年07期

4 ;我们与绸共成长——发展中的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2期

5 梁瑞丽;;沈爱琴:丝绸文化成就新王国[J];东方企业文化;2008年05期

6 俞敏敏;悠悠五千年丝绸文化的缩影——中国丝绸博物馆简介[J];浙江档案;1994年06期

7 王玄瑜;赵凯;高绘菊;牟志美;;丝绸文化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蚕业;2011年02期

8 ;弘扬丝绸文化 打造国际品牌——发展中的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J];辽宁丝绸;2003年03期

9 金立山;;丝绸+女装=精彩纷呈——访杭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赵纪来[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11期

10 ;以活动项目为载体 打响丝绸女装品牌[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促进科技进步 弘扬丝绸文化[A];全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交流材料汇编[C];2004年

2 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强;;迎接世博会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4 曹尔琴;;《诗经》记载的丝绸(摘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吕继熔;;积极参与文化保护事业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6 俞敏敏;;专业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张耀洲;;家蚕生物反应器制药工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李明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凝聚[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俞敏敏;;以自身特色促进专业博物馆的持续发展[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王宏钧;;加强科学复制 有效保护古丝绸文物[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站 黄黎卫;诺菲妮 丝绸国粹的经典[N];中国服饰报;2007年

2 欧福泰邋通讯员 王文建;古代“丝绸之府” 当代“中国绸都”[N];嘉兴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苏铁鹰;走向高端 参与才是硬道理[N];中国纺织报;2007年

4 郑渊;“千年绸都第一坊”要创4A风景区[N];南充日报;2008年

5 粤文;爱心义卖助灾区绣娘重建家园[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周倩;秀水街重塑百米丝绸街[N];中国质量报;2007年

7 任宏;奥运嘉宾逛北京最爱丝绸[N];北京商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胡占莉;让本钱增值[N];中国纺织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明慧;重塑丝绸文化亟待提高品牌意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记者 方张接;丝绸文化与现代时尚共舞[N];杭州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束婷;丝绸文化对苏州城市形象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曹茶香;盛泽市镇生活与审美文化研究(清末-1940)[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宫秋姗;18世纪中法丝绸文化比较[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4 阿丽亚·阿里木江;艾特莱丝织造工艺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4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324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