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日本废弃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的管理实践及其借鉴

发布时间:2018-11-13 06:50
【摘要】:从法律体系的构建、运行管理机制2个方面,总结介绍了日本的废弃家用电器(以下简称"废弃家电")回收处理的管理与实践。日本的有关管理目标概括为2方面:一是促进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二是确保人体与环境健康。日本废弃家电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参与者分为八类,文中详述了各类参与者的责任内容与激励机制。日本强调"谁消费,谁付费;谁销售,谁收集;谁制造,谁再商品化"的基本思路和操行措施;其管理实践呈现出5方面的特点:强调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理念、操作性强的法律保障、清晰的回收处理责任分工、重视政府行政管理的作用、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监督机制。日本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废弃家电的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f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discarded household applianc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bandoned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Japan from two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Japan's related management objective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to promote the recycling of discarded household appliances; second, to ensure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There are eight type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discarded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Japan. The content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all kinds of participan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Japan emphasizes the basic idea of "who consumes, who pays, who sells, who collects, who makes and who commercializes". Its management practice shows five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ing the concept of waste recycling, strong legal guarantee, clear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recycling and disposal,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focusing o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the core of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Japan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bandoned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2008BAC46B05)
【分类号】:F416.6;X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斌;;深圳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执法人员、法学博士汪斌:从实践角度看新法[J];环境;2008年04期

2 王灿发;陈懿;;论乡镇环境保护管理立法的不足及完善[J];法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张华;魏光平;陈艳辉;蒋彦刚;刘海法;;股份炼铁厂焦化废水应用实践[J];莱钢科技;2010年04期

4 刘端;;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5 吴勇,张荫荪,何芬奇;关于自然保护管理运作实践的新尝试与探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6年03期

6 张立;黄荣振;;用生态工程治理中国的流域生态系统[J];四川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7 沈德富,邱晓华;浅议跨世纪企业管理与企业环境管理[J];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年04期

8 刘秀萍;陈吉虎;;尤卡/斯帕维诺磷管理的法定指标[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年01期

9 陈晓萍;;从厕所的气味看管理的假设[J];管理@人;2007年07期

10 荣丽颖;;国外流域环境管理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上海燃油车辆废气排放管理立法课题组;孙建;王培洁;;上海市燃油车辆废气排放管理立法研究报告[A];1996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6年

2 周肖红;;探索林缘生态景观——香山多云亭景区生态恢复实践[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3 鲁冰清;;浅谈保护地管理模式及我国的模式选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群;;我国生态综合管理的政策与实践——生态功能区划制度探索[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5 郑一;;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管理的不确定性研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成克武;周晓芳;臧润国;张炜银;;加拿大《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物种保护的启示[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浦根祥;;太湖流域环保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从“零点行动”谈起[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胜;创新管理实践 打造绿色船舶[N];中国远洋报;2008年

2 郭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颁布[N];中国环境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文雯;源头水活才能做大蛋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N];中国海洋报;2006年

5 李明春;北海分局全力推进渤海环境保护工作[N];中国海洋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操秀英;只为更干净的水[N];科技日报;2007年

7 张胜尊;创新供水技术 关注饮水卫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卢海;我省举办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应用研讨会[N];青海日报;2005年

9 张国宁 周扬胜;明确环境噪声标准体系的层次与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郑毓;城市建筑垃圾应妥善处置[N];汕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越;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艳;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孙莉宁;基于WARMF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邓玉琴;化工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纪辉;江西省农业非点源氮潜在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治理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志伟;城市污水回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兰兰;中国野生动物狩猎立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32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