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矿产资源的经济承载力评价:基于五种主要矿产资源分析
[Abstract]: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s the key development area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 of the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and h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n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enan is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is the main supply area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The mineral resources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Hen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by using the mainstream index system and model of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selects five main mineral resources as samp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rves and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编号:CUGL140423)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昌明,黄孝林;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地球科学;1999年04期
2 刘叶志;;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环境约束分析——以福建省煤炭资源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年02期
4 徐大富,渠丽萍,张均;贵州省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5 王玉平,卜善祥;中国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敏;杨君;匡远配;段建南;何飞飞;;基于建设“两型农业”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覃玲玲;周兴;;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3 王俊朝;韩丽娜;;芜湖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5 郑德祥;吴桂英;廖晓丽;陈平留;林新钦;;福建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6 冯海云;李洪远;孟伟庆;常华;马春;;天津市1997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7 亚森·排吐力;程胜高;;乌鲁木齐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8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9 张晓军,贾永胜,张均;贵阳市乌当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10 ;Model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Relative Resourc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晓飞;匡耀求;黄宁生;;广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的特征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2 黎振强;杨新荣;;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环洞庭湖地区为例[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黎振强;杨新荣;;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环洞庭湖地区为例[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华白;面向低碳经济的中国铅锌工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茵茵;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林幼斌;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0年
4 董春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5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梁凯;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8 龙宝林;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及可持续供给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王世军;河北省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宿学敏;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吴珠;长株潭城市群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段彦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郴州市矿产资源承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许敏;株洲县“两型农业”综合承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崔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兴华;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肖兴田;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9 俞万源;广东梅州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田晓四;城市化对南京市土壤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张向达;;国外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进展与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王玉平;矿产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量预测方法与应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8年06期
3 杨昌明,田家华;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地球科学;1998年02期
4 王高尚,韩梅;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J];地球学报;2002年06期
5 邱寿丰;;2008年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J];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6 秦耀辰;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7年02期
7 廖金风;广东省土地人口承载能力[J];经济地理;1998年01期
8 徐大富,渠丽萍,张均;贵州省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9 王玉平,卜善祥;中国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10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兴蓉;梁恩廷;;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几个问题[J];地质与勘探;1988年04期
2 贾芝锡;开展全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为区域经济规划服务[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4年01期
3 李森林;矿产资源国有产权的界定及维护[J];中国地质;1995年12期
4 王玉平;我国矿产资源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年10期
5 陈甲斌;"走出去"开发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的条件分析[J];国土资源;2004年12期
6 刘德镒;胡秋君;;低碳是人类地球球籍新护照[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04期
7 曹亚伯 ,戈定一;我国矿物工作者的空前盛会[J];矿物岩石;1980年02期
8 刘庆林;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技工贸总公司成立[J];化工矿产地质;1993年02期
9 王立杰,陶树人;矿产资源计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10 程裕淇,向缉熙;再论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J];中国地质;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计划;李有德;;宿州市W乔徘蟛试床钜旆植汲梢蜓芯縖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石绍宗;;珍爱地球——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进华;李希昆;;我国法律设定的矿业权对矿产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我国矿产资源知多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汤继新;;广西的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A];全国老科技工作者为西部大开发再做贡献研讨会暨第三次西南石山地区扶贫开发研讨会论文材料集[C];2000年
7 许申巧;杨进朝;;浅谈建设用地侵占地下资源所引起的矛盾[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8 周爱民;鲍爱华;徐必根;;新世纪金属矿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辛明印;;本钢矿山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实践与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闫磊;;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全利;大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全面查处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等行为[N];长春日报;2006年
3 金叶;珍惜每一寸地矿资源[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刘常俭;河北鼓励地勘单位到国外探矿[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张宏;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N];中国矿业报;2007年
6 王秋欣;企业去境外“淘矿”政府给补贴[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记者 林国阳;海南省将整合开发矿产资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记者 程瑞云;吉林整合省内矿产资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绿章;地勘单位应有计划地参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记者 王莉;青海:矿业科技主攻伴生矿和贫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文良;矿产资源投资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罗小南;河南省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杨;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金发;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华建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淑玲;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美珍;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卢大伟;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郭恒哲;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4 陈姝蓉;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颜坤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6 王赞新;矿权与矿权证券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红;矿业权人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董朝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卢刚;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邵颖瑛;浙江参与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4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