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区区域能源效率测度与评价
[Abstract]: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measures and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and combines the macro situation of the westward shift of industrial space in China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industrial undertaking"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gap between the energy efficiency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and the eastern provinces is not larg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the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燕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JY020)
【分类号】:F426.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明;吴开;;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0年01期
2 查冬兰;周德群;;基于CGE模型的中国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3 刘丙泉;宋杰鲲;;我国能源效率波动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J];节能技术;2011年03期
4 冉启英;安尼瓦尔·阿木提;;开发利用煤层气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新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嵘;;美国能源政府规制的经验及借鉴[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治平;;我国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变动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7 宣能啸;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节能;2004年10期
8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贺灿飞;王俊松;;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10 段海艳;;能源价格研究最新进展[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即将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田祥祥;杨冰;商红彬;高广轶;吴增福;刘文超;;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看供热锅炉的应用前景[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守柱;黎阳;谢华清;姜继森;;磁性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强化传热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鲍云樵;;加入WTO后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吴巧生;余国合;;能源消费与人文发展的关系: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施明融;;积极推进节能、缓解能源制约——学习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几点认识[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刘学之;杨巍;张健;;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付林;李岩;张世钢;江亿;赵玺灵;;吸收式换热的概念与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10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年节约4亿吨煤 我国能源效率有望提高15%[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通讯员 孙小康 记者 宋世琦;中德两国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合作[N];建筑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安耕;奥巴马就业演说“绕道”清洁能源[N];中国能源报;2011年
4 温宪;别跟发展清洁能源较劲[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袁雪 师琰;需足够高的碳价吸引10万亿美元投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何尚礼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中国质协煤炭分会顾问;提高能效 储运转化使用环节各有文章[N];中国煤炭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慧;2011年能效产业或将大放光彩[N];中国能源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马玉荣;山西省发改委官员正在酝酿清洁能源规划[N];证券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霞;寻找奇迹的行动[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阳丹;带动310亿欧元清洁能源投资[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刘建刚;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碳排放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呙小明;基于产业层次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李连德;中国能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娜;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昌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欧盟的能源效率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宋春颖;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陈彩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6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美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收敛[D];兰州商学院;2012年
8 林浩贤;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能源效率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余凯;重庆市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建民;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66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6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