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发展创新与节能减排研究——基于电力能源的视角结合EVA分析评价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分类号】:F426.471;F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兰剑;;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政策与美、日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2 杨惠贤;高丽;;我国经济增加值(EVA)应用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傅晓华;;节能减排指标设计的哲学内涵[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胡晓春;张宝吉;蒋福康;汪燮卿;;汽车节油迫在眉睫[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10期
3 张海豪;;关于汽车节能减排措施的几点思考[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4年01期
4 傅晓华;易果平;;走出节能减排指标设计的误区[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0期
5 刘兰剑;宋发苗;;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梳理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6 刘兰剑;陈双波;;基于多回路竞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7 李志刚;赵息;闫婧;;EVA理念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3期
8 郑怡宁;杨树杰;;我国未能按时实施国Ⅳ排放标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9 程广宇;高志前;;国外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少杰;稀土氧化物碳烟燃烧催化剂活性氧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张学忠;DF商用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晨;汽车CO_2减排技术经济评估[D];天津大学;2011年
4 庞宏磊;渔船柴油机冷却水恒温控制与节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5 柏春华;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策略模拟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基伟;基于遗传算法参数辨识的多缸汽油机各缸空燃比均匀性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陈小双;价值工程在汽车制造企业低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8 俞慧婷;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9 刘天淇;D航空基于EVA-BSC的绩效考核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10 徐涛;1.5L某直喷汽油机的增压匹配及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余海宗;师芙琴;;基于EVA公司绩效与股票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2 王斌,高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3 黄晓楠;瞿宝忠;丁平;;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3期
4 刘力,宋志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经济增加值(REVA)与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指标[J];会计研究;1999年01期
5 杨占玄;;基于熵值法的国有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理论月刊;2009年07期
6 吴克刚;低排放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陈丁跃;陈李昊;Ajay K.Agrawal;;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及电工电子设计研发[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8 陈春梅;姚占辉;纪世才;贾小龙;;美日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对我国的启示[J];公路与汽运;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2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3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4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5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6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7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8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9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10 ;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汽车跃上新台阶[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罗汉武;电动汽车灵活接入的充电设施需求预测、运行与能效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4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