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政策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0 14:43
【摘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水平、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置于国民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予以支持已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命题。文章将破坏性创新理论用于指导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基本政策工具框架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2009年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对特斯拉汽车成功进行破坏性创新的案例及对我国的启示作了实证研究,进而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政策建议。
【图文】:

统计图,牵头单位,政策


婊醲?补贴与金融支持,包括贷款、补贴、担保、出口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而在现有9个政策工具中,8个是补贴方案,仅有的1个笼统地提出了强化金融支持方面的要求,没有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也没有出台专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现有政策对补贴与金融支持的运用过于倚重直接财政补贴。法规管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行业准入、标准体系等强制要求;二是对技术路线的统一规定;三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作出的努力。法规管制政策工具在全部40个政策图1政策牵头单位统计图2政策类型统计黄栋,祁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政策支持研究82

统计图,政策,金融支持,法规


,包括贷款、补贴、担保、出口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而在现有9个政策工具中,8个是补贴方案,仅有的1个笼统地提出了强化金融支持方面的要求,没有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也没有出台专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现有政策对补贴与金融支持的运用过于倚重直接财政补贴。法规管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行业准入、标准体系等强制要求;二是对技术路线的统一规定;三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作出的努力。法规管制政策工具在全部40个政策图1政策牵头单位统计图2政策类型统计黄栋,祁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政策支持研究82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分类号】:F426.471;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健红;张亮;;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2 邱志荣;;破坏性创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08年05期

3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赵小平;谭刚;;谁会成为中国民航业的破坏性创新者[J];生产力研究;2007年11期

5 杨强;汪波;吕荣胜;;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12期

6 吕荣胜;李亮;;破坏性创新产品的目标营销战略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柯斯坦努斯·查日顿;柯斯坦努斯·马克;钟凌枫;;应对破坏性战略创新的策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13期

8 孙建广;檀润华;;基于破坏性技术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平;;IBM痛失王座之教训[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07期

10 王艳辉;;专利协议堵死“山寨之父”的3G山寨路[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小芳;;电信业的破坏性创新、动态竞争与规制——基于动态效率基准的3G之争评价[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磊;;破坏性创新·基因置换·文化迭代——论增强企业文化建设针对性、有效性的路径和方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刘常勇;;老企业成长所面临之挑战[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定玉;张治觉;;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悖论及其“制衡-共生”关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余浩;陈劲;池仁勇;;破坏性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政策[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6 张建宇;张英华;;基于突变情境的企业执行力演变态势及管理借鉴[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7 禹来;;大型购物中心的生命周期与创新管理[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奕;张英华;;战略与执行——基于价值创新战略的企业过程管理能力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联发科董事长 蔡明介;破坏性创新价值无边[N];通信产业报;2009年

2 ;经济危机可能是“破坏性创新”的恰当时机[N];中国经营报;2009年

3 联发科董事长 蔡明介 万蝶社区总裁 项方伟 资深专业经理人 廖庆丰 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徐国洪 四海雍智半导体公司总经理 王艳辉 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芦东昕;如何看待手机领域的“破坏性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张建宇 张英华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破坏性创新与企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江苏大学 田红云 宋丁伟;破坏性创新:小企业的竞争制胜之道[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实习生 杨群 本报记者 郑红;管理大师沪上谈“破坏性创新”[N];解放日报;2005年

7 方军;克里斯坦森:破坏性创新[N];经济观察报;2004年

8 贾鹏雷;破坏性创新的启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覃特;破壁而出壁在处[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杨利宏,戴奕;缺乏破坏性创新 百胜败走麦城?[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雪滢;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涛;碳排放约束下发电技术选择及破坏性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宋建元;成熟型大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田红云;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杨强;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多元化战略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破坏性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建宇;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形成路径与变革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8 王志玮;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郭政;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霞;基于消费者偏好视角的破坏性创新威胁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2 赵菲菲;破坏性创新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3 刘世芳;后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李亮;以破坏性创新理论构建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5 陈英;破坏性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袁媛;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中小企业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盛楠;基于路径理论的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双双;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条件下破坏性创新侵蚀路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9 刘梦;基于消费者偏好的破坏性创新产品多属性设计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曹丽艳;后发企业的创新选择及其破坏性创新的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7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47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