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11:39
【摘要】:电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畅通的重要保障,是电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企业收益和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往国内电力企业只重视设备资产的表现而忽视资产价值效益,重视投入而轻视产出效益的传统理念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发展的需求。 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对保障企业运营效益非常重要,因此,电网公司需要在资产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强调资产管理生命周期全过程统筹管理,,从长期效益出发,实现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收益/成本的最优。对电网资产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在确保规划合理、工程优质、电网安全、设备可靠的同时,延长资产使用生命,降低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投入,实现电力资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优化,避免片面追求可靠性或经济性。 本文主要站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A电网公司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寻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文章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阐述选题的现实及理论意义,论述了国内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现状,明确文章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A电网公司的现状,运用了对比分析法,通过选择在固定资产管理比较具代表性的香港A电网公司进行比较,说明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不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项经营指标的差异,即分析A电网公司的现状,又间接说明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分析A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及各阶段存在问题及原因,重点分析全过程协同及持续改进管理管理存在不足,同时分析了A电网公司在信息支撑上存在不足;第四部分是针对当前影响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要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为支撑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组织体系及信息化支撑提出改进措施;第五部分提出A电网公司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注意事项,保障各项改进措施的有效落实,并说明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一个过程,且需要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改进;第六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分析创新点及不足。
【图文】:
负荷密度最大、具有省级电网规模的特大型城市电网,最高供电负荷 1300 多万千瓦;全年供电量 705.09 亿千瓦时。目前,A 电网公司大而不强,电网建设投资需求大和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国际先进同行相比,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强,总资产报酬率、资产报废净值率等关键指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成本控制方面,随着近年来电网资产规模不断增大,与企业固定资产密切相关的折旧费、修理费等成本比重不断攀升,目前已占全公司供电成本的七成,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的绩效管理是改进企业经营绩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香港 S 电网公司在电力行业属于比较领先水平,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远远优于 A 电网公司,主要原因为其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资产管理体系,成功推广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本文拟将 A 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与香港 S 电网公司进行对比分析,说明 A 电网公司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经过对比 A 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大方面差距见图 2-1。
第二章 A 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一是缺乏依据生命周期可靠性、使用效率、成本等综合考虑的投资计划优选模型 ,二是缺少量化评估指标。2.2.2 物资采购阶段物资采购阶段相比,主要在成本控制及供应商管理存在明显差异。成本控制方面。香港 S 电网公司在设备采购阶段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利用资产生命周期综合最优理念建立分析模型辅助决策。在资产经济性评价时不仅关注设备采购时的成本,更关注资产生命周期各阶段所发生的总成本(LCC,Life Cycle Cost)。通过建立基于 LCC 的 LCAM(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评价模型对资产生命管理过程分解见图 2-2,进行成本折算和综合评分,辅助企业决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4;F426.61
本文编号:2548048
【图文】:
负荷密度最大、具有省级电网规模的特大型城市电网,最高供电负荷 1300 多万千瓦;全年供电量 705.09 亿千瓦时。目前,A 电网公司大而不强,电网建设投资需求大和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国际先进同行相比,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强,总资产报酬率、资产报废净值率等关键指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成本控制方面,随着近年来电网资产规模不断增大,与企业固定资产密切相关的折旧费、修理费等成本比重不断攀升,目前已占全公司供电成本的七成,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的绩效管理是改进企业经营绩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香港 S 电网公司在电力行业属于比较领先水平,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远远优于 A 电网公司,主要原因为其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资产管理体系,成功推广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本文拟将 A 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与香港 S 电网公司进行对比分析,说明 A 电网公司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经过对比 A 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大方面差距见图 2-1。
第二章 A 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一是缺乏依据生命周期可靠性、使用效率、成本等综合考虑的投资计划优选模型 ,二是缺少量化评估指标。2.2.2 物资采购阶段物资采购阶段相比,主要在成本控制及供应商管理存在明显差异。成本控制方面。香港 S 电网公司在设备采购阶段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利用资产生命周期综合最优理念建立分析模型辅助决策。在资产经济性评价时不仅关注设备采购时的成本,更关注资产生命周期各阶段所发生的总成本(LCC,Life Cycle Cost)。通过建立基于 LCC 的 LCAM(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评价模型对资产生命管理过程分解见图 2-2,进行成本折算和综合评分,辅助企业决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4;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浩;宣荣生;王一;王慧芳;;基于LCC的输变电设备不同生命阶段的决策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2期
2 张文泉;李中;;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及其实现[J];电力信息化;2005年05期
3 孟宪海;;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价值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5期
4 梅艳冰;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广西电业;2005年07期
5 殷可;郁东升;李莉华;傅晨钊;;500kV变压器招标采购中LCC方法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05期
6 崔新奇;尹来宾;范春菊;邰能灵;;变电站改造中变压器全生命周期费用(LCC)模型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7期
7 蔡凌;;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J];会计师;2006年09期
8 帅军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上海电力;2004年03期
9 张树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日本资产管理的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10 黄莉;张雪松;杨卫星;;变电站二次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模型[J];浙江电力;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晓慧;[N];中国企业报;2004年
本文编号:2548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4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