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WEEE制造商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的美日比较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9-11-10 15:06
【摘要】:很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商责任延伸制度,以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EEE)的回收再利用效率,其中美国和日本是推行这一制度比较早的国家,同时都与中国有相近的产品立法范围,具有丰富的经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的收集循环体系采用集体制造商责任延伸CPR模式,而日本的收集循环体系采用个人制造商责任延伸IPR模式;美国的资金体系由制造商付费,并根据回收份额和市场份额联合配置集体成本,而日本的资金体系则由末端用户付费,并运用循环票据进行信息跟踪。美国和日本的实施模式对我国有效推行WEEE制造商责任延伸制度颇具启发,我国应当构建合理的基金征收机制、完善补贴配给机制、促进IPR模式的推行并培育消费者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婷婷;陈泽勇;李翔;;国内外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回收处理相关法规的差异性分析(下)[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12期

2 鲍健强;翟帆;陈亚青;;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曙明;;过度包装的经济法分析[J];包装学报;2010年01期

2 程保志;;欧盟新近环境指令与生产延伸责任:回顾与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郭军华;李帮义;倪明;;不确定需求下的延伸责任分担机制[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4 赵细康;;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及其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5 方钊;;世界各国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吕君;常昕媛;;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7 周旭;张斌;王兆华;;企业履行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吕君;;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运营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11期

9 何悦;;产品责任与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J];天津法学;2012年01期

10 吕君;;基于特征分析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君;;WEEE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敬川;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郑云虹;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下的企业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郭军华;不确定需求和WTP差异环境下的再制造系统运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景义;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娇;煤炭矿区静脉产业成本构成及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玉萍;基于EPR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薇;论生产者延伸义务[D];吉林大学;2008年

7 董晓艳;EPR下电子废弃物流向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余丽梅;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于文良;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冯菲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志峰,林巨广,刘光复,朱华炳,江吉彬;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电机电器技术;2003年01期

2 陈懿;;论延伸生产者责任原则在欧盟法中的适用[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3 李信柱;谢先锋;;WEEE的全球化影响——欧美中日韩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回收法规回顾[J];电子质量;2009年12期

4 马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环保和贸易的作用[J];上海标准化;2006年05期

5 丰海彦;;浅析废弃物回收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0期

6 陶小马,吴也白;从《白皮书》看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思路及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干;;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J];现代法学;2006年04期

8 张晓华,刘滨;“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及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春景;基于“7R”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b Stevels,Casper Boks,于可利 ,温雪峰 ,朱雪梅 ,李金惠;关于当前欧盟提出的电子产品环境指令和政策的实效性[J];家电科技;2005年01期

2 张余任;绿色供应链教战守则(2) WEEE对公司会计帐目上的影响及欧盟各国的回收体系及发展[J];电子与电脑;2005年03期

3 吴康生;香港电子工业创新活动特点[J];中国科技论坛;1989年01期

4 戴龙保;世纪之交的家庭消费热点[J];家庭电子;1995年03期

5 ;电子产品包装制品质量认证已有法可依[J];电子质量;1998年04期

6 小马;摆脱危机阴影 寻求发展空间——1998年香港电子产品展[J];世界电子元器件;1999年01期

7 施国强;;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发展前景[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9年03期

8 高峰!记者;盛会空前──2000年香港电子产品展走笔[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12期

9 王宝柱;电子产品可靠性浅谈[J];山西电子技术;2003年01期

10 ;第63届全国电子产品展览会再度扩容[J];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绿色电子产品服务平台[A];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曾敏刚;;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孔令锋;;促进家电消费背景下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构建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宋守许;刘志峰;刘光复;;欧盟指令对家电业的影响与对策[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张滋正;纪仕明;HarryPatient;;十溴二苯醚与欧盟《关于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的关系[A];2005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景伟;;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电子产品EPR体系[A];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会议日程[A];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8 邹天敬;;发挥自身优势 构建完善网络 大力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A];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杨振国;;国际印制电子的研究动态和前景[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恩惠;;适应形势 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总结[A];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终端细化电子节能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华;电子产品暑期促销烽烟四起[N];中国特产报;2006年

2 赛迪顾问半导体事业部分析师 岳婷;2010年中国模拟IC将近2000亿元[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程裕翔 DigiTimes;微星CES推医疗、车用电子产品[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4 安坤;消费电子产品“十·一”黄金周热身赛鸣枪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驻菲律宾使馆经商处;菲律宾电子业潜力巨大[N];国际商报;2007年

6 王鹤;低价电子产品大行其道 辉煌时代在2008年后[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刘菁菁;电子产品售后服务标准年中出台[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郑迪;索尼加减法:最大的麻烦是不统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深圳数字液晶电子产品勇拓日本市场[N];深圳商报;2007年

10 王杨二;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提供多方支撑[N];中国质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小勇;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柳尧杰;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投资价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李聪波;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及其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窦一杰;电子行业绿化供应链实现途径的博弈及评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何文胜;EPR制度下废旧家电回收主体的利益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莹莹;电子行业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运作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罗铮;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系统需求分析与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淼淼;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春宏;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时尚电子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杨利;当前金融电子产品行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郭晨;赋予电子产品生命感的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昕;北京宽洋公司电子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朱丹;基于产品替代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回收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岩;电子产品加工业实施6SIGMA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张岩 ;电子产品加工业实施6SIGMA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5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