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角下的禹州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08:25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以“知识”与“文化”为引领的“新经济”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新经济的核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快速成长,文化创意产业和各种文化创意空间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和不断涌现。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凭借着资源丰富与后发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趋势日益明显,涌现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各地政府也在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打造文化创意空间。因此,在此背景下,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创意及创造的产生及创新发展规律,能够为我国各类文化创意园区及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同时,围绕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经济和文化创意空间成功的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的来源,众多学者进行了大批富有成效的追踪和研究。但目前有关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和探讨比较成熟,大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也利用一般制造业集群的理论来解释其创造力及竞争力的来源,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符号型经济大代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传统加工制造业基础上的集群理论的解释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探讨。此外,现有的文化创意空间与文化创意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区域和大都市区域,而一些在发展中区域和乡村地区兴起的、基于艺术创作的“人工制造”的具有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和技术工艺传承的文化创意经济和文化创意空间没有受到较多的关注。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知识符号性、文化创意性及社会根植性等特征,充分吸收创意场(creative field)、学习场(learning field)及社会场(social field)等场域理论及集聚经济理论的相关思想,以场域与符号型知识的流动传播及增进为分析核心,以河南禹州钧瓷文化产业集群这一内生性文化创意空间为案例,分析其技术知识及创新类型,研究不同场域(生产场、关系场、地方社会场)在技术知识增进、技术知识传播交流、知识外溢与互动模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不同场域如何共同推动禹州钧瓷文化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全文主要设计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技术路线、资料来源、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围绕集聚经济理论、不同产业集群的创新差异研究,并从要素资源条件与(创意创新)环境、集聚经济、社会网络与知识流动、地理临近与创意场等研究视角来总结现有研究,为文章的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集聚经济理论及场域理论的介绍,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是对禹州神W暰晌幕匆獠堤卣骷按葱绿卣鞣治
本文编号:2812093
本文编号:2812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1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