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7:00
   近年来,虽然我国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国内资源紧缺,人均资源拥有有限,然而“一带一路”所沿线的大多数为落后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总体上目前的国际能源市场是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所以我国相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与其有巨大的合作空间。然而,在这种良好的形势下,我国能源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失败的案例中能源企业占大多数,说明我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机制还不完善,我们亟需找到我国能源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风险发生的成因,从根源上识别、规避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为未来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提供理论依据,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本文首先根据我国能源企业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存在的投资现状和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然后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能源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成因,即一是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环境入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众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环境、技术水平以及政府政策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存在着局势动荡等高风险因素,阐明沿线区域性风险因素可以使得我国的能源企业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对外投资计划。二是在政府层面去分析,说明政府在立法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有助于政府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以保障本国能源企业利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基于我国能源企业本身,而对外投资的过程存在主观判断意识较强,缺乏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我国对于能源企业的制定系统中的风险管理机制,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措施。并且通过中石油的案例介绍该公司是如何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控制风险的,总结出经验与不足,供其他能源企业借鉴,最后结合美国和英国的大型能源企业的案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能源企业在投资风险防控方面提出具体有效的办法和策略,进而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的投资质量和效率,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5;F426.2
【部分图文】:

同比,占比,世界能源,风电


图3.1 2007-201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7》表3.2说明了2007年-201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构成,具体数据如下表:表3.2 2007-201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构成年份 煤炭占比(%) 石油占比(%) 天然气占比(%) 水电、核能、风电占比(%)20072008200920102011201272.571.571.669.270.268.517.016.716.417.416.817.03.03.43.54.44.64.87.58.48.59.08.49.7

同比,总量,占比,百分点


图3.2 2006-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生产总量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6》计算得来如表3.3可知,在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与2007年相比,2015年煤炭占比下降5.3个百分点;石油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天然气占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它能源上升6个百分点。煤炭的占比在持续下降,清洁能源的占比不断增加,表明了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日益多样化。表3.3 2006-2015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的构成年份 煤炭占比(%) 石油占比(%) 天然气占比(%) 水电、核能、风电占比(%)200620072008200977.577.876.876.810.810.19.89.43.23.53.94.18.58.69.59.8

百万吨油当量,煤炭消费量,同比,产量


率是6.91%;2012-2016年间,中国的煤炭产量年均增长率下降至2.73%。从2014年以来煤炭的消费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为负增长。图3.3 中国2007-2016年煤炭消费量、产量及对应的同比增速(百万吨油当量)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7》计算得来虽然我国是全球的能源生产大国,但是需求也很大,我国国内的产量仍不能满足需求,仍需要依靠进口。在2011年中国的煤炭进口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煤炭进口第一大国。如表3.4,在2013年达到3.27亿吨。不过,从2013年之后,我国煤炭的进口量明显开始减少,到2015年下降至2.04亿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艾亚;;企业“走出去”更要“走进去”[J];国际融资;2015年12期

2 侯佳利;;“一带一路”:我国对外投资增长新动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穆尔;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2 朱兴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王阳;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赵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韦军亮;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预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慧;“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河北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洪凯;“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应对[D];华侨大学;2017年

3 陆亚雄;“一带一路”背景下成都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4 郝淑红;新丝路经济带下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年

5 陈后祥;“一带一路”背景下东道国基础设施[夜鶲FDI区位选择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6 许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孟加拉国投资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张颖薇;“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卢琪;促进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的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康瀚文;“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企业投资风险剖析与防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10 苏畅;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1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21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