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智能化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吗

发布时间:2020-10-25 00:5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数字经济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智能化生产作为产业变革和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式,在对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契机。本文在详细分析工业智能化对就业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从行业就业结构变动的视角对工业智能化是否推动了高质量就业进行实证考察。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就业份额,同时增加了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就业份额,促进了行业就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发挥智能化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减少劳动者在新旧岗位转换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创业创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力度。
【部分图文】:

机理,岗位,替代效应


生产率效应和自动化深化效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智能化的就业替代效应,然而如果仅有这两种效应,持续深入的自动化进程仍然会不断降低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份额,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意味着还存在一种更强的抑制替代效应,使劳动密集型任务更具有比较优势,即职位创造效应。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重大技术变革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工作职位的诞生。Lin[12]观察到,在1980—2015年间美国五千万个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中,大约60%与新增职位有关。Acemoglu and Restrepo[3]构建了一个关于智能化生产与劳动就业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强调,智能化在替代之前由传统劳动力执行的任务的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更加复杂的任务,并且在这些新任务中,知识和技能型劳动力更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维护和发展本身就会产生编程技术、数据分析、传感技术以及相关的研发设计等知识技能密集型任务;另一方面,与智能化生产密切关联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使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积蓄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新媒体和智慧物流等领域的新增就业。综合以上分析,智能化既会产生减少就业岗位的劳动力替代效应,也会产生增加就业岗位的抑制替代效应,因此许多研究认为,至少在近期内智能化不会降低劳动就业总量,但是会对劳动就业结构产生较大影响[13][14]。理论上,智能化倾向于替代中低技能就业岗位,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岗位,这将增加一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劳动力向更高的就业技能结构调整,这也使得现有相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工业智能化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关于就业极化现象的研究)[15],对智能化与不同行业就业结构变化之间关系给予关注的研究较为少见,考虑到行业就业结构的升级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体现,后文的实证分析将以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使用来反映工业智能化水平,详细考察智能化对行业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趋势图,工业机器人,全球,量变


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为了缓解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中国政府将智能机器人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鼓励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快速增加。图2给出了全球前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变动趋势,可以看出,自2013年起中国的安装量逐步超过德国、韩国、美国和日本,在2016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2017年的安装量超过47万台,占到了当年全球安装总量的23%。虽然在安装总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但是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平均每千名制造业从业人员所拥有的机器人安装台数)直到2017年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图3所示,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最高的韩国,在2017年每千人安装量超过70台,中国仅为9台左右,表明中国工业智能化生产技术改造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企业要加快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难得历史机遇,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密度图,工业机器人,全球,国家


虽然在安装总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但是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平均每千名制造业从业人员所拥有的机器人安装台数)直到2017年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图3所示,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最高的韩国,在2017年每千人安装量超过70台,中国仅为9台左右,表明中国工业智能化生产技术改造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企业要加快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难得历史机遇,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图4进一步呈现了2017年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汽车制造业安装使用了全部制造业40%左右的机器人,其次依次是电子类产品制造业(安装量占制造业的比例约为30%)、金属制品业(15%)、塑料和化学制品业(9%)、食品和饮料制品业(2%),其他制造业行业(1)仅安装使用了4%左右的机器人。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使用的这些行业分布特征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工业机器人使用国家的行业分布基本一致。考虑到中国汽车制造业和电子类产品制造业在全球同行业的巨大份额(2)以及持续扩张的趋势,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使用量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哲;;飞地引才 舟创未来——数字经济人才紧缺的舟山破解之道[J];信息化建设;2019年12期

2 张德勇;;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J];中国服饰;2019年06期

3 何海锋;张彧通;刘元兴;;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与就业[J];新经济导刊;2018年11期

4 冉叶兰;高琪;;迈向2035的数字经济,就业的机会在哪里?[J];大数据时代;2017年01期

5 ;用数字经济拉动就业[J];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7年05期

6 杨佩卿;张鸿;;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改善就业[J];新西部;2019年16期

7 本刊综合;;数字经济将开启2亿人就业空间[J];时代金融;2019年10期

8 舒朝普;;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迎接“人才战”[J];中国外资;2017年03期

9 牛禄青;;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J];新经济导刊;2017年10期

10 池雪凤;;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劳动的当代价值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石;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及增长潜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孝江;我国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郭亚楠;河北省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河北大学;2019年

3 王晓海;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就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4 李盎然;21世纪以来日本就业结构变化及其经济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5 努日曼古丽·亚库普;新疆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沈欢欢;FDI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7 魏小芳;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尉萌萌;基于外贸经济发展的国内就业结构变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杨丽君;农村就业结构变动的减贫效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徐翔;就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5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55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