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12:53
建立完善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系统,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安全水平,进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石油安全预警的主要指标,确定第一层指标为石油市场、资源禀赋、石油需求、石油进口4大类,第二层指标包括石油价格、油价波动率、国际市场的石油可获得性等13个指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起来,构建我国石油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预警,得出我国石油安全非常脆弱的结论,迫切要求实时监控各类影响因素,尤其要对石油储采比、油价波动率、石油价格以及对外依存度等因素给予更多关注。提出了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深化石油安全预警研究,建立统一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争取国际石油定价话语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避免受制于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优化地缘政治环境。
【文章来源】:中外能源. 2014年02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原理
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4 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实证研究
4.1 中国石油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计算中国石油安全程度评价指标权重
1 石油市场安全指标:
2 资源禀赋安全指标:
3 石油需求安全指标:
4 石油进口安全指标:
4.3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我国石油安全预警
5 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石油安全令人堪忧[J]. 薄蓉,唐旭,冯连勇,史丹. 中国能源. 2012(10)
[2]我国石油安全的灰色物元分析研究[J]. 徐凯,常军乾. 中国矿业. 2011(03)
[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国石油安全分析[J]. 张磊,郑丕谔,王中权,卢根南,赵言涛,李波. 工业工程. 2010(04)
[4]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分析——2006~2008年中国石油安全指标测度[J]. 林珏. 亚太经济. 2010(02)
[5]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王桂荣,刘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21世纪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对策[J]. 董普,满悦媛,梁源,黄小品. 资源与产业. 2008(01)
[7]国际安全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调整[J]. 郎一环,王礼茂. 中国能源. 2008(01)
本文编号:2955017
【文章来源】:中外能源. 2014年02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原理
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4 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实证研究
4.1 中国石油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计算中国石油安全程度评价指标权重
1 石油市场安全指标:
2 资源禀赋安全指标:
3 石油需求安全指标:
4 石油进口安全指标:
4.3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我国石油安全预警
5 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石油安全令人堪忧[J]. 薄蓉,唐旭,冯连勇,史丹. 中国能源. 2012(10)
[2]我国石油安全的灰色物元分析研究[J]. 徐凯,常军乾. 中国矿业. 2011(03)
[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国石油安全分析[J]. 张磊,郑丕谔,王中权,卢根南,赵言涛,李波. 工业工程. 2010(04)
[4]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分析——2006~2008年中国石油安全指标测度[J]. 林珏. 亚太经济. 2010(02)
[5]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王桂荣,刘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21世纪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对策[J]. 董普,满悦媛,梁源,黄小品. 资源与产业. 2008(01)
[7]国际安全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调整[J]. 郎一环,王礼茂. 中国能源. 2008(01)
本文编号:2955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955017.html